为何古代“人鬼恋”故事中为鬼一方多为女性?(4)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其次,女鬼是追求自由理想的化身。
在压抑人性的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要想获得理想的姻缘是异常困难的,而女子在婚恋中,受到的束缚更多,往往也处于更加被动的位置。受压迫越深,越是有革命的需要,因此在追求幸福的婚恋过程中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勇敢。
但是追求自由之爱的想法往往是不能够被压制的,而在现实生活中传统势力太过强大,这种理想化的行动很容易遇挫,不仅好梦难圆,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元代剧作家郑光祖有《倩女离魂》,写的是青年女子张倩女与读书人王文举相互爱恋,但倩女母亲李氏,坚持她家三辈不招“白衣秀士”,一定要逼迫王文举去京城应试。热恋中的倩女思念成病,以魂离肉身的形式,前去与应试的王文举在途中相聚。
故事的结局虽然是王文举高中,倩女身魂合一,家中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婚礼,但从实际考量,古代读书人尤其是穷书生赶考,途中可能遇到瘟疫、强盗、恶劣天气等状况,极有可能在半路就遭遇不测。如若不是作家的“成全”,倩女母亲的偏执就会造成悲惨的局面。
因此更多情况下有情人难成眷属是追求自主爱情的最终结局。按照现实的逻辑,当一方(多为女方)离世,故事应该戛然而止了,然而,在作家笔下,却将故事续演下去,人与鬼继续追求美满的爱情,甚至这后来的故事比在人间的故事更加凄婉动人。
尤其是到了晚明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反礼教、反理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思想家李贽肯定了尊重个性和个人权利,反对“情”与“理”的截然对立。这种思想潮流很快在当时快速蔓延开来,女性有了强烈的意识要求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力,尤其在爱情婚姻方面,摆脱过去被奴役、被玩弄的地位,呼吁一种健康、平等的爱情。
汤显祖的《牡丹亭》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这部戏剧成功地演绎了一场“人鬼情未了”的故事。杜丽娘因为在梦中有一起美丽的邂逅,在“惊”梦后苦苦守着梦境以致思虑成疾而逝。杜丽娘作鬼后,便摆脱了许多的束缚,可以自由地出入于阴界阳界之间。
成为鬼魂之后,杜丽娘比在阳间作人时不仅成熟许多,而且也更加勇敢。不仅大胆地追随情人,而且面对质疑据理力争。杜丽娘因情而死,继之因情复生,作者是赋予这个角色以强烈的反抗性特征。而鬼魂形态的杜丽娘,把这种反抗性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甚至成为一个追求理想的标杆。《牡丹亭》问世之后,就有不少青年女子读之而感触,甚至因此自杀,因为《牡丹亭》中杜丽娘身上所传达的那种反抗的力量和对理想的追求引起闺中怨女们强烈的精神共鸣。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