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和意义的挽歌——意大利电影《绝美之城》(11)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这是一部“话语制造”的影片。当然还须多少讲一点事情,所讲的那点事情当然不可能全无意义,但“话语”的意义更大,需要把“所讲”和“能讲”“复合”起来阅读。
我们所说“能所”,并非索绪尔的“能所”。
索绪尔是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室方法,把语言现象从语言使用中抽绎出来,从语言现象接受方生理角度做的研究和界定。所以先听见音声之“能指”,后辨其意义之“所指”。“能指”之音在前,“所指”之义在后,是为“能指”/“所指”。
而我们是依语言现象的实际使用说“能所”。
在实际使用中,无论语言现象、文字现象或符号现象,都是“能—所—能”的三者关系。
前一个“能”,为能说、能写、能给的信息发送方;后一个“能”,为能听、能看、能受的信息接收方。
中间的“所”,于前者为“所”,于后者亦为“所”。即所谓“媒介”。接受方是要通过这个“媒介”去接受对方的真实信息,而不只是接受“媒介”本身。
所以从接受方而言,无论面对语言、文字、符号、画面或任何信息,都是其“所指”在前,“能指”在后,是“所指”/“能指”的关系。所谓“解读”,不过从“所”解“能”而已。
就我们现在要“解”的这部影片而言,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了快二十分钟。我们观光了一处景点,旁观了一场晚宴,听主角说了一段独白,然后被反复告知晚宴结束,看见主角做了清晨散步,吃了早餐,睡了一觉还做了一个梦。同时还能感觉到许多话语意味。我们“接受”到的或者影片总体想“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或者是些什么呢。看来现在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叙事尚未真正开始,话语也将不断叠加,我们只有亦步亦趋地随着影片“细读”下去,因为只有“细读”才能使话语从叙事中“浮现”出来。而且前面说两个“前奏”在架设一个平台,现在看来直到捷普走进那间光线十分昏暗的房间去进行“采访”之前,都是在架设平台,都是序曲,或者按更传统的修辞法说,都是“铺垫”。它们的意义,恐怕只有继续读下去,才能逐渐解了。“细读”法随现代文学而生绝非历史偶然,虽然用“细读”法去“读”电影的还不很多,虽然需要细读的“现代主义电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走进资料馆了。

但“细读”绝非逐字逐句。往下我们差不多要“读”到一小时二十分钟左右,在捷普第三次“独白”时才会大致明白,“序曲”之后的基本曲式是“回旋曲”。“主旋律”都是夜间聚会,两次捷普家中的“清谈”,一次行为绘画的派对。“插部”一律首先是某人在夜间开车的画面,然后是捷普外出散步再回家。“主旋律”不断发展,第一次“清谈”显得相对无聊,第二次“清谈”就显得有“内容”多了,在把那位自以为是的女作家奚落一番之后,捷普说了几句似乎是为本片的“上流社会”主题“点题”的话:“我们都在绝望的边缘,熊做的就是照看彼此,陪伴彼此,开开玩笑。”但这些并不很重要。如果这些重要,完全可以送去刊物或者去刊物上找,平面上并不匮乏这类东西。重要在于它们是如何出现在一部电影类似“回旋曲”的“主旋律”部分的发展中,而这些“主旋律”又是如何被虽有变化又不断“回旋”的“插部”所“支撑”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