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和意义的挽歌——意大利电影《绝美之城》(16)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最后是掌声中谢幕的场面。
然后镜头转其他。

“回忆那些已经消逝的善意”,“这是对那些对未来毫无信念的人,唯一能给予的消遣”,或者“这是对未来毫无信念的人,唯一能享受的消遣。”
这位“剧作家”做到了捷普本人也没有做到的事情,同时也是在为捷普这位本片“发言人”做他不便于做的“代言”。总是嘲讽或自嘲的捷普显然不适宜说这些。同时整个这一段都被处理得比较平实、淡淡的,它对此前画面(清晨罗马外景)不构成什么反差,此后也没有任何反差画面冲击它(此后是捷普走进一处古建筑拱洞的画面)。它是被常规而低调处理的。或者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为本片“代言”,是本片核心理念的一部分吧。但你一下子很难判断。一切都是“虚涵数义”“复合色”的,绝不再用任何“单色”,从现代主义开始确立的这条美学原则显然仍旧适用。你能由此引申说道,所有这一切,以捷普为“第一视角”的,对罗马的美的眷恋,对身在其中的上流社会生活的空虚的嘲讽及自嘲,整体地属于“那些已经逍逝的善意”;因为它还知道这是空虚并嘲讽它,而现在连这些都已“逍逝”。
尔今还有什么人会认为什么“空虚”吗。
只有追求“意义”的人才会感到“空虚”,才会有“空虚”感,有“空虚”这个概念。
“空虚”属于现代主义,属于意义空白的意义,属于“那些已经逍逝的善意”。
而本片不过是在“回忆”这种“已经逍逝的善意”。因为“这是对那些对未来毫无信念的人,唯一能给予的消遣”,或者“这是对未来毫无信念的人,唯一能享受的消遣。”
因为尽管对未来失去信念,却未对意义和善意失去眷恋。你能十分肯定地这么认为吗,似乎不能。至少到目前还不能,但显然也不能否定它。而影片往下的推衍,却使我们“能”了。
04对“空虚”也不复在的喟叹

紧接谢幕那场,捷普慢步穿过一处古墙的拱洞向我们走来,越走近我们越仰起头,然后镜头慢慢转过90度,从拱洞入口拍过去,捷普正望着古墙围绕的一小片空场上舞台灯光下的一头长颈鹿,画面显得美而奇异。再转捷普充满诧异的脸,他把戴的礼帽也摘了下来,似乎是向什么致敬似的。又转捷普主观视角,很大的仰角中越发显得奇异的长颈鹿长长的颈部和昂着的头。“捷普,你怎么跑来了?”一个老人从镜头侧方深处走过来。“阿图罗,你在这儿干什么?”捷普反问。“你没看到吗?我在为我的魔术表演排练。”这时老人已经走到捷普面前,可以看得很清楚,比捷普还老不少,但精神还算旺健。“这是明天的特别演出:消失的长颈鹿。”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