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木兰|探寻母亲河的璀璨文化(20)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五代十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莆田仍处于和平安祥的乐土。这时期,工艺美术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据宝祐手抄版《仙谿志》记载:“僧清忠复授以雕番人二、雕孩儿二、雕凤二、雕鸡二,曰:以此拥护,必能远达。五代蜀天汉三年(公元917年)敇赐紫衣归,建道场于龙年寺之东。”这个是目前查寻到最早的关于莆仙木雕的确凿史料。
北宋时期,赵宋王朝因“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赖陈桥兵变以黄袍加身,为防武将纂位,重用文人,尤其倚重南方的文人。于是出现了中国文化南移、莆田文化辉煌的奇观。宋代的科举制度造就了聪颖的莆人。两宋通过科举取士十一万五千四百二十七人,莆仙籍人士占约1.2%,其中官至宰辅的达十三位。官居四品以上的达三百多人。按宋代律令,凡在外籍为官者不得在仼职之地买房购地,以期清亷。所以,莆人在外为官告老还乡时,必定在故乡建造府第,使莆田古建园林工艺师匠们更有用武之地。可惜,这些古建宋宅由于经历了南宋之末元兵攻掠、明代中叶倭寇洗刼和清代初期蒙古族兵灾以及后来的人为之祸,所剩寥寥无几,只有在大量的史籍记载中见到曾经的繁华。
两宋是推崇道教和儒学的时代。莆仙至今保存完好的三清殿、仙游文庙等都保留了宋代建筑风格。同时,佛教、民间信仰文化也是十分盛行的。这与莆仙历代高僧大德辈出很有关系。如唐代的妙应、本寂、无了、智广、瑞香、妙云,宋代的清忠、广济、了明、省澄、弥真、僧迦、文义、文偁、雪峰、陈易等,都是开宗立派、禅境高深的大师,他们创建的无数丛林宝刹和佛像佛艺使莆田工艺名扬四方。
经千年发展,如今莆田工艺已形成了一个规模产业,各类工艺企业达三千多个。年产值达六百多亿元。
莆田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在东圳水库周边出大的古陶器被认定为属三千多年以上的古老工艺。近年来,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莆田市已有四个工艺类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分别是《莆田木雕》《留青竹刻》《华昌金银错嵌》《仙作古典家具》。另有22个工艺类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96个工艺类项目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同时,有3人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8人被列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1人被列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美丽的兴化平原孕育了历史悠久,多彩多姿的莆田传统文化,而工艺美术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
莆田木雕工艺精,向来以“精微透雕”著称。她兴于唐宋,盛于明清,风格独特,自成流派。因其独特的空间性与悠久的时间性,有诸多承载着文化记忆的文物资料,能丰富、生动地呈现其非遗价值的内涵和细节,反映厚重的历史纵深感,有许多传世作品至今闪耀着先人的智慧和厚实文化积淀的光芒。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