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军:鬼与灵: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1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有学者认为有些习俗并非汉化、而是汉人夷化的残存。先秦以来,移民入黔,有不少“变服从俗”而融入当地,如“宋家苗”“蔡家苗”“龙家苗”之类。明代移民也有部分渐被“夷化”而“变苗”。明天启元年(1621)九月, 刑部右侍郎邹元标即奏言:“黔患不尽在苗,其为道路梗者苗十之三耳,播弄尚有数端……出劫于道,则有浙江、江西、川湖流离及市鱼盐瓜果为生者窜入其中,久之化而为苗, 苗倚为命, 弄兵徂诈, 多出其手。”直至清末光绪间,与黔东南相关的此类话题仍有人提起:“汉民变苗者,大约多江、楚之人,懋迁熟悉,渐结亲串,日久相沿,遂浸成异俗,清江南北岸皆有之。所称熟苗,半多类此”,“家不祀神,只取所宰牛角,悬诸厅壁。其有‘天地君亲师’神位者,则皆汉民变苗之属”。
在长期的族群融合中,不同文化的交织和相互影响十分正常。保持自己的文化母体,汲取外来的文化精华,方能使民族文化长久保持。
2.楚雄彝族赶花节与鬼节
有关赶花节与鬼节的文化并接,杨甫旺、单江秀曾针对楚雄双柏县鄂嘉镇赶花节做过专门研究。据民间说法,某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 正好是立秋日,按照民间习俗, 立秋是不能外出、不能干活计的, 但一些男女青年“闲不住”, 拿起三弦到山林去唱跳, 互表爱慕之情。长此以往, 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就成为青年男女唱跳的日子。也就是说,赶花节在当地本是彝族青年男女交游娱乐集会的节日。其流变中有两个传说,都涉及到彝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
峨山、新平彝族“赶花节”的来历, 有这样一个传说:过去,一个汉族姑娘和一个勒苏(彝族支系)男青年相爱了。但因为两个人民族不同, 他们的爱情受到双方家庭的阻挠, 他们无力与家庭抗争。农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 他们相约在绿汁江畔的大西山顶殉情。为了纪念这对情人对爱情的坚贞, 每年七月十五日, 勒苏青年便在山顶的草坪上举行歌舞集会, 后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多, 逐渐形成了勒苏人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 人们尽情歌舞, 谁也不受约束, 这也是年轻人谈情说爱寻找伴侣的好机会。按照杨甫旺、单江秀的观点,由于历史上当地汉族移民的进入以及汉文化的强势,赶花节逐步与鬼节相融合,当地彝族接受吸纳了汉族中元节祭祖送鬼等内容, 而汉族吸收了彝族赶花节交游娱乐等活动。从称呼上看,鄂嘉镇的中心地区已经普遍称鬼节,赶花节的名称逐渐被淡化了, 只是在新平、峨山等僻远彝族地区仍得以保留,这反映出文化融合的差异性依然存在。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