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逝世百年:生命终结时,他迷人的敏感戛然而止(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这一番自言自语,似乎不该出现在一部小说里,而属于“花絮”“弁言”“按语”之类,可是它又确是这小说的一部分。接着,阿Q在作者的各种“随口”的议论之中出现:鲁迅说他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结果他被赵太爷打了嘴巴,“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于是,“我终于不知道他姓什么姓。”
“未开始”的意味,贯穿了《阿Q正传》的始终,利用报纸副刊的连载版面,鲁迅“想一出写一出”地完成了这篇作品,也有意识地颠覆了小说写作的传统。在他这里,写作不再与阅读有关,写作只跟写作有关,写作完成的不是作品,而是文本,一个等同于一次连续的、想要写出一个文本的欲望的文本:鲁迅说他一直有欲望写阿Q,直到文本结尾,他都在表达这个欲望。
鲁迅没读过《尤利西斯》,也没读过《追忆似水年华》。然而,他和乔伊斯、伍尔夫、卡夫卡以及普鲁斯特一样,都是“现代人”,有意识地与过去的人、过去的写作断绝联系。《阿Q正传》不是一个“编”出来后就与作者分离、而仅仅被读者拿去传阅的故事,相反,它反映了作者与文本的密切纠葛。当文本开始出现的时候,它就在对作者剩余的人生发生影响:写了《阿Q正传》的鲁迅和之前的鲁迅是完全不同的——而起笔写《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对这一纠葛的意识就更加深刻了。
《追忆似水年华》仅仅是普鲁斯特为了完成一个追忆性的文学作品、以便让读者读到它而写的吗?有没有注意过,《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七部《重现的时光》是写什么的?在那一部里渐渐出现一个“戏中戏”,全书的主人公马塞尔,开始思考一个创作计划了:之前他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内心还是外界的,都是他的经验性的自我,而现在,他想要伸张他的艺术的自我,用艺术创作,来永久性地取代在经验自我中丢失的东西——记忆、欲望和他个人的存在。马塞尔的命已不长,卧床不起,在此情况下计划他的写作:我们是不是可以合理地推测,他一旦开始写,就会从新写一遍《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然后是《在少女们身旁》《盖尔芒特家那边》《索多玛和戈摩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