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索鲁在中国大地:1980年代的中国人如何看待金钱与快乐?(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保罗·索鲁,美国旅行作家,出生于1941年,以火车旅行文学著名,代表作有《火车大巴扎》《老巴塔哥尼亚快车》等。(图片来源:paultheroux.com)金钱观:勤俭节约失色,缺乏与贪婪往往一体两面
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何伟的纪实中国系列体现了他对于金钱问题和阶级流动的敏感。他观察中国人对金钱的态度,人们频繁而公开地谈论工资,议论商品的价格,讲述自己如何被罚款。在何伟的观察里,中国人看似是贪婪的,但这种贪婪值得探究。金钱在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并不是以积极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消极的形式体现,也就是说,中国人对钱看似“贪婪”的态度实际上来源于匮乏——与其说钱能带来更多机会,不如说资源实在有限,钱能够抵偿诸如超生、换工作等“自由”选择带来的损失。
保罗·索鲁来到中国之后,对于80年代中国的第一印象是由物价和汇率构成的。《在中国大地上》目录后专附有一页说明,是一条关于汇率的提示:“我初到中国中国时,1美元可兑换约3元人民币,但后来在旅途中涨到了4元。”
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记录下了中国人的工资。从工厂工人的工资、市场小贩的收入,到体制内“领导”、退伍军人的津贴,他不光在在意数字,也注意到了工资差距的原因:工资级别很重要,计划/市场也有分别。 在大同机车厂参观时,他了解到工人的基本工资依级别而变——工人级别越高,挣得越多,工资构成是每月100元加上奖金和激励。在王府井大街的外文书店里,他偶遇一位退伍军人,得知对方每月的退休金加津贴总共271元。他还在北京自由市场调查了小商贩的收入,发现他们每月可以挣500-700元,足够买“三大件”(指的是电冰箱、录音机和彩电)。在上海人民广场,他遇到了大学毕业在纺织厂担任工程师的“勒罗伊”,每月挣80元,正在积极预备换去喜来登酒店工作,那里每月的薪酬是250元。当然,他打听别人工资的过程也并非总是顺利。在与上海一位宣传处长见面时,他得知对方自1954年开始至1979年都没有涨过工资,便提出质疑,对方不予回复,只是笑笑,索鲁知道自己问得太多了。

保罗·索鲁在中国大地:1980年代的中国人如何看待金钱与快乐?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