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在湖北湖南交界的村落,我的阅读一如长江中游梅雨季节的阳光,稀薄而珍贵。在我生长的村落,读书并不是人生的必经之途。在村小课堂嘹亮地叫喊完课本里的诗文,少数人进入祖辈农耕生活的轮回;更多人则离开故土,去沿海地带谋生。小学毕业30多人,上初中5人。他们中绝大多数进入各种工厂,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员,伴随着他们春节时返乡过年,“读书无用论”继续在农村广泛传播。
然而,总有一些人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比如我的父亲。他固执地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只有初中水平的他喜欢让我朗读课文,请村里会书法的老者给我开笔临书,这些偶一为之的稀缺行为成为我少年时代精神成长的重要节点。
在历史人物风骨里识天地之大
当时书籍毕竟是稀缺品,我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是一本“掐头去尾”的《三国演义》。夏日午后,阳光焦灼地烤着红色土地,热气蒸腾,窗外草丛茂盛,蜻蜓的飞翔、知了的鸣叫,把世界点缀得生机勃勃。然而,这一切于我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蒋干中计、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连营……这些扣人心弦的故事紧紧抓住了我,让我能够把心灵展开,穿越时空,想象自己成为历史的一员,在故乡的小河边列阵排兵,指点江山。
最初的阅读经验会对之后的阅读兴味产生莫大的影响。《隋唐演义》《说岳全传》《杨家将》《薛仁贵征东》等散落在村里老者手中的历史演义类小说,让我对历史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大学时代在北京师范大学听韩兆琦先生的《史记》讲座,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其十卷本的《史记笺证》中,在司马迁疏荡雄奇的文风中感受三千年岁月的厚重和绵延。
阅读《汉书》,则是另一种著史风格,文字质朴沉静,别有风味。钱穆在《国史大纲》引论中说:“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由此,在文学阅读之外,我开始阅读许倬云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万古江河》、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夏坚勇的《绍兴十二年》《庆历四年秋》、张宏杰的《饥饿的盛世》《倒退的帝国》、马勇的“晚清四书”。我尤其对梁启超、谭嗣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夏晓虹的《阅读梁启超》、解玺璋的《梁启超传》等,写作者莫不怀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让读者在深切感受历史兴亡变化的同时,不由对风云激荡时刻杰出人物的德与行击节赞赏,而杰出人物胸中激荡的家国情怀总让人热血沸腾,而这可能就是中华绵延、斯文不坠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