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更大的世界相遇(5)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在中学做语文教师就是不断与古圣先贤的典范之作相遇的过程,如果教师不能亲近经典,不能试着去理解先贤,又如何能够传达准确的知识,如何拥有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可能?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旅行并行,彼此才能温润升华。
2019年秋,我与两位教师带着70多名学生从北京出发,抵达西安,然后沿着西成高铁入川,途经汉中、广元、剑门关、青川、江油、青莲、绵阳、德阳、广汉等,最后抵达成都,4个小时走完了千年前杜甫走了20多天的路程。杜甫以一个诗人的浪漫和理想,一再地让自己和家人陷落到更大的困顿之中,但这种不断的被迫远行,人生处境的变化,让杜甫距离他笔下的悲惨生活的人民更近,从高高在上的俯瞰到感同身受的怜悯,再到自己身处其中,杜甫的心灵距离民众越来越近。
这样的人文特色游学课程,北京四中从2007年开始实施,在于鸿雁老师的带领下,打破课堂教学的授课模式,开辟出一个独特且能够向整个校园辐射人文精神的课程体系。10多年来,建设人文游学课程主题10多个,游学地图涵盖我国十余个省份。人文游学力图通过对各区域地点的选择和架构,撑起民族文化教育的格局。在脚步丈量大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感悟、反思传统文化的古朴厚重、风骨铮铮、雅致美好、正心诚意、宽博大气、融合创新等民族精神,激励学生以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做自尊、自信、自强的中国人。
师生一起阅读,经由文字、仪式等惜敬先贤,进而领受历史的鲜活和先贤的风骨,期待学生能够观照现实的同时提振自我,在格局上有拓展,在精神上有提升,在实践中有作为,做到坐可论道,起可践行,从而追求知行合一的人生境界。
读一本书就好像在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在不同的人生中发芽,有的只露出一点头,有的刺破经验的屋顶”。读什么样的书还需要谨慎,阅读本就是私人化的。一本书就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特定时间段内生命经验的累积、沉淀和喷薄而出。有时恰好契合你的阅读口味,有时正好相反;也可能随着年岁的增长喜好会有改变甚至调转过来。所以,很难保证别人的读书经验会成为你阅读生活的印证。尽管谁也难以开出一个足够正确的书单,但一定有一些书比另一些书更有价值和意义。只要我们不企图把他人“种”成单一的麦地或稻田,只要不禁止别的种子进入,那么我们喜爱的种子自可尽情播撒。
(王志彬,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人文班班主任。著有《细读〈呐喊〉:大先生的绝望与希望》《北京四中语文课:名篇品读》《在北京四中学作文(高中卷)》等;参与编写《北京四中人文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卷》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