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尼罗河上的惨案”不再惊艳(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可时至今日,“烧脑”、“反转”常被作为同类题材作品是否精彩的指标,《尼罗河上的惨案》竟不乏“推理太弱”、“破案稀烂”等负面评价。即便这次问题出在改编,以“阿婆”作品为代表的古典侦探故事的确年代久远,经后继者的不断仿效、创新,它们越发难以带给受众酣畅淋漓的脑力挑战。
再欣赏这些故事,或许应该放下对谜题的期待,让其回归通俗小说“带来愉悦体验”的本源。
谁是“最佳”波洛?
改编或翻拍阿加莎作品,很大程度上就是再现侦探波洛的故事。
波洛初次登场于阿加莎·克里斯蒂1920年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在阿加莎的写作生涯中以波洛为主角的小说多达38部,关于他的标签包括比利时人、矮个子、洁癖,两撇尖角向上翘的胡子以及异常活跃的“灰色脑细胞”等,角色特质鲜明加上破获奇案众多,他在世界侦探小说史上的地位或许仅次于夏洛克·福尔摩斯。
新《尼罗河上的惨案》上映后,豆瓣上有条“喊话导演”的短评获得了较多赞同:“您真的觉得大家对胡子的起源感兴趣吗?”
电影开篇和结束,肯尼思都对波洛的胡子大做文章,而这项外貌元素一直是波洛的标志。5年前《东方快车谋杀案》宣发时,相关报道称仅仅是波洛的胡子就让布拉纳殚精竭虑,光选材、制作就花费了3个月时间。
“经典改编可以让我讲出全世界都听得懂的故事。”这是肯尼思接拍波洛系列的理由,对身兼导演和主演两个职位的他来说,角色还原似乎没有自我表达重要:“我就当成,是波洛在执导这部电影。观众们会希望故事更复杂,而不仅仅是解谜。”
于是大银幕上的波洛会在飞驰的列车上追逐疑犯、近身格斗,会主动封闭船舱与凶手持枪对峙,也会在犯错时情绪失控,还曾拥有过真挚的爱情。这些“加戏”的效果往往是让虚构人物更真实、更立体,却不太像阿婆笔下的侦探。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