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办公室:混合办公与“自雇”潮(3)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书博就指出,“混合办公的模式,将不仅体现在一个企业内部,也体现在社会生态的很多角落。疫情确实加速了企业用工方式的转变,伴随未来用工模式的不断发展,某一种用工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正在为混合用工加混合办公模式所取代。”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混合办公模式正在带来的“侵蚀效应”,影响的并不仅仅是中小企业或智力型的小微创业者,很多跨国公司甚至都在尝试一种全新的“连接革命”。
一位曾经接受本报采访过的德国科技企业负责人就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提供了全球最丰富的应用场景。你做机床也好,做消费也好,都需要与场景结合。这让总部中心主义的权力结构正在发生改变,研发外移或者中德部门之间共同推进研发,而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在互联网上实现的场景。”
在胡刚看来,“跨国公司的总部概念正逐渐瓦解。过去的总部,往往是一座有型的建筑物,里面有企业的领导者和缜密的工作流程,很多核心工作要在总部完成。但随着这些流程的IT化,很多工作在线上完成,总部的概念和意义已经发生变化,其核心的职能成为研讨和决策,说白了,就是那几个‘大脑袋’,这也就意味着,决策者在哪里,哪里就会成为总部。”
这似乎为元宇宙概念又找到了一个落地的场景,“在这一模式下,房子的价值会越来越弱化。在未来可实现的全息投影时代,总部的场景应该就是在元宇宙里。”胡刚表示。
胡刚认为,伴随总部的消亡,“工作仓”的重要性会日益突出。“当线上会议无法解决问题时,人们需要见面,包括出差去其他城市。那么,除了酒店和咖啡馆,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吗?一些大的公司如果不去租用一个固定的类似WeWork的办公空间,那么是否可以在一个城市布局一些分布式的工作仓,服务外包。当员工到当地出差,可以提前预订某个便利位置的工作仓来约见客户,就像在公司内部预约会议室一样。”
“它比WeWork的模式要灵活,在线就可以预订,有共享经济的味道,不需要物权,同时,它的形式介于咖啡馆与WeWork的过渡地带,既有咖啡馆不确定的色彩,又有WeWork的办公环境,按需预订,按需购买。”胡刚表示。
2.模式迭代
从“企业 员工”到“人才 用户”
在刘书博看来,“用工模式的逐渐多元化,正在让自由职业者的空间变得更大,也让以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共享经济走上前台。”
致力于打造用户技能共享服务的平台——友帮APP创始人兼董事长关铁锤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机会,他告诉记者,“现有的就业模式中,大都是‘企业 员工’的模式,即企业针对职业人才,通过签署劳动合同实现长期用工的目标,是一种存量的就业解决方式,即企业有岗位,人才得以就业。而在未来的就业模式中,平台将成为企业和职业人才的连接者,甚至大多数时候,需求方也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更准确地表达应该是平台成为用户与各种达人的连接,最终实现了企业灵活用工,人才在线就业的模式。”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