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心理密码”对团队管理的意义(3)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解读“心理密码”对团队管理的意义


第二种理论:自利性归因偏差
人们倾向于更好地表现自己。在成功时会欣然接受(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然而却经常将失败归因于坏运气或问题本身的“不可能性”所造成的外部情境因素。这与我们评判别人的行为时刚好相反。
当你做事情失败了,一定会推卸责任,因为你要保护自己,不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这样你就更健康。从心理学上讲,人不能经常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然这个人就离心理疾病不远了。当别人做成功一件事情,如果你做内归因的话,言下之意是:他能成功,我成功不了,我的能力不如他。又是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所以这时做外归因本质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别人”是一个特指概念,一定是某一个别人,并且是跟你很接近的那些人。姚明这么成功,你会不会说他瞎猫撞着死耗子,你能够做到客观分析,因为他离你很遥远。心理学术语叫做“社会比较”,说得更直白一点,“别人”就是你手机中的朋友圈。
千万不要小看这两个归因偏差之间的差别,其差别将会对团队管理造成非常非常大的影响。以销售团队管理为例,团队有业绩特别好的,最差和中不溜的员工。请问管理者跟哪位员工产生矛盾的概率最大?答案是,业绩做得特别好的员工。
从员工角度,业绩做得越好越偏向内归因,认为自己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跟领导没有什么关系。甚至现实工作中,很多员工将管理者对自己的“不容忍”吐槽为“小肚鸡肠”。从管理者角度,对于员工取得这么好的业绩,偏向做外归因,认为没有自己给员工提供配套的资源、团队和平台,员工根本不能成功。通常用“忘恩负义”来形容与自己发生矛盾的员工。
一个小肚鸡肠,一个忘恩负义,最终结果两败俱伤,分道扬镳,一拍两散,得力干将离开了团队。这是团队管理中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什么管理者和下属会存在这种矛盾?原因在于双方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即对各自行为的归因方式不同。日积月累,双方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