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祥风月片中的中国古典文学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李翰祥作为华语影坛著名导演,曾先后拍摄过80多部电影,横跨四十余年。其中的黄梅调戏曲片、宫廷片和风月片可以说是李翰祥对香港影坛乃至整个华人影坛的三大贡献。在李翰祥的电影作品中,戏曲片和宫廷片都经常被提及,但对于李翰祥拍摄的大量风月片,学者们或是刻意忽略或是称这些影片“低俗”“混乱”和迫于“必须向商业主义屈服的生存压力”,可以说长期以来这些风月片在香港电影史上的地位都被忽视了,同时有关这些风月片艺术价值的研究也鲜有耳闻。虽然李翰祥导演当时拍摄这些风月片时的心理和目的我们已不得而知,但这些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其中散发的中国古典风味却仍旧令人心动。

一、背景介绍和研究概况


李翰祥导演的电影作品总是蕴含着一种浓郁却不真实的中国风味,在他所创作的风月片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特点,这与李翰祥风月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李翰祥电影中许多风月片的故事原型就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传统曲艺文化,如《金瓶双艳》改编自古代小说《金瓶梅》,《鬼叫春》的故事改编自古代小说《聊斋》,而电影《风流韵事》则来源于相声段子《小神仙》,电影《军阀趣事》来源于相声段子《关公战秦琼》,电影《佛跳墙》的来源则是民间传说《济公传》等。[2]此外,除了电影故事的来源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外,李翰祥风月片中讲故事的方式与中国古典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如《风月奇谈》和《子曰:食色性也》的结构与中国话本小说讲故事的方式和叙事结构有相似之处,这两部由小故事串联而成的电影的叙事方式以及对主题的表达都与明代话本小说《三言两拍》的风格相近,同时李翰祥风月片中的台词、布景与意境与中国古典文学有相通之处。
李翰祥风月片中的许多典型人物可以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相对应,如《风花雪月》中的僧人形象和对色即是空的探讨,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可以找到类似的僧人形象。而另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淫妇的形象,这个形象的塑造可以与古典性文学中的淫妇形象进行对比。还有一些中国古典性文学中的形象比如女鬼、老鸨、淫媒等都可以在李翰祥的风月片中找到相应的角色。

李翰祥风月片中的中国古典文学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