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在日本:走向个人,走向虚无|研究一下(7)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1985年,士郎正宗开始创作《苹果核战记》,这是日本最早的赛博朋克长篇作品,其设定和风格影响了后来的很多作品。这位毕业于大阪艺术大学美术部油画科的昆虫爱好者,对西方神话和宗教传说有着浓烈的兴趣。
在《苹果核战记》中,士郎正宗描绘了一个被超级计算机管理的城市,管理者试图通过再造人重新振兴世界。与《银翼杀手》中作为边缘人被追杀的仿生人不同,在士郎正宗的一系列作品中,首先接受义体化改造的正是警察、士兵这样的国家暴力机器,他以此完成这一群体的合法化,也让对“何为人”的讨论从对群体、阶级的讨论,变成对个人伦理困境的讨论。
在1989年的《攻壳机动队》中,一个义体改造已经相对普及的年代,人们只能用“ghost(灵魂)”来区分人与机器。女主角素子作为公安9课的成员,除了脑与脊髓的一部分外全部义体化。1995年,《攻壳机动队》被搬上电影荧幕,由押井守执导,他进一步将原作内核提炼为更形而上的哲学问题。
“我想在《攻壳机动队》里表现的是更古老的东西。不要说20年前了,是从200年前开始就没有改变过的东西。为什么只有人类需要再确认身体这一过程?人类是以怎样的形式产生意识的?真的和旁边的人看着同样的现实吗?这些事情又是谁、以什么方法来保证的呢?人活着的所谓真实感到底是什么呢?”2017年《攻壳机动队》真人电影上映前,押井守在接受采访时做了这样的回答。
在90年代以至于千禧年,这种对存在的追问无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相关。2004年,电影续作《攻壳机动队:无罪》上映前,在与制片人铃木敏夫的对话中,押井守提到,人类本来是靠身体所带来的实感存在的,但在语言、手机、网络等各种各样延展人感觉的工具诞生之后,人类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就会产生迷茫,究竟身体是自我,还是被工具所延长的感觉是自我。
这些思考凝结于电影中,最终成就了那段经典台词,拥有了智识的AI问人类:
“人类的DNA,也不过是一段被设计来自我储存的程序,生命就像诞生在信息洪流中的一个节点……虽然记忆本身就像是虚无的梦幻,人却还是要依赖记忆而存活。当电脑已能使记忆外部化时,你们应当认真思考一下其中的意义。”
不仅在本国市场收获热烈反响,《攻壳机动队》在海外也受到好评。2004年,押井守凭借《攻壳机动队:无罪》入围第44届安妮奖最佳动画电影导演奖和第57届戛纳金棕榈奖提名。
不同于《银翼杀手》带有复古未来主义特色的机械乌托邦,《攻壳》对机械义体、虚拟世界和新材料的呈现都具有开创性,展现了更前卫的赛博朋克美学,极大地启发了后来的创作者,比如《黑客帝国》三部曲就受到《攻壳》的直接启发。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