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长城,驰道才是秦始皇最强国防工程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秦始皇嬴政在主政时期,曾上马了诸多“大型工程”。除了咸阳宫殿群、骊山北麓的陵园外,为巩固国防,嬴政还命心腹将领蒙恬修筑了“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但是,上述几项工程的效用及对后世影响,或许加起来都比不上那绵延数千公里的“秦驰道”网络。
跬步千里
“秦驰道”体系形成的漫长过程
“秦驰道”系统之所以不如阿房宫、始皇陵以及长城那般受人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史料不仅少,且极富误导性。
秦驰道示意图。图源/网络
其中最常见的,便是依照《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的记载,认为“秦驰道”的相关工程始于大秦统一天下后的始皇帝二十七年(前220年)。其实,司马迁这段记载并没有明确大秦帝国修筑驰道的具体时间,只是说明了嬴政在第一次出巡后,在对辛苦征战的“老秦人”“赐爵一级”的同时,下令对驰道系统进行“(整)治”或“治(理)”而已。那为什么,嬴政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厘清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一下“秦驰道”网络的整体分布。一般认为,“秦驰道”系统由如下几条“主干道”组成,即:连通上郡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以通山东的“东方道”、出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巴蜀的“秦栈道”、出陇西通河西走廊的“西方道”以及从辽东至会稽的“滨海道”。
要构筑起如此庞大的路网结构,从前期的地形勘探到工程量巨大的凿山辟林,显然都不是短短几年能完成的。因此,所谓的“秦驰道”网络和大秦帝国一样,其实是“奋六世之余烈”的产物。虽然“商鞅变法”之中并未提到有关修筑道路的相关内容,但其将秦国首都由地域狭窄的栎阳迁移至地势平坦、比邻渭水的咸阳,本身已为这座城市未来成为帝国的交通枢纽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后,秦惠文王嬴驷灭亡巴蜀,初步将汉中盆地、成都平原收入版图。而为了连接这些新近征服的土地,《战国策》中记载秦昭襄王嬴稷麾下的名相范雎,主持修建了“通于蜀汉”的“秦栈道”。也是在秦昭襄王执政时期,嬴稷彻底消灭了归附于秦国的义渠戎,并将其领土并入了陇西、北地、上郡。也正是在对义渠等西北游牧部族用兵的过程中,“秦驰道”中的“上郡道”“西方道”逐步成型。在解除了后顾之忧后,秦昭襄王大举东出,连年征伐韩、赵、魏、楚等国,为了便于军队行进和后方补给,秦人又逐步开辟出“临晋道”“东方道”和“武关道”。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