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古人对书法的人文追求(4)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第二重境是艺能境,这是艺术家的境界,以学识胜。他不仅仅需要掌握已有的技术,而且能运用他的知识学养,加以思维、判断、运化,对现有的书法语言进行加工、融合,创造新的艺术语言。艺能境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即前面第一阶段的基础技术。但是基础要多丰厚,我也说不准。我认为不需要刻镂雕琢过于谨细,不必登峰造极再来做第二步的工作,因为那时候有可能就有点迟了,毕竟如果技术学得太精致,精致的技术本身或会出现“固化效应”。精确的精致也会对人产生约束,影响创造力的发挥。所以我认为,基础技术要保持适度,保持一个开放的系统。有一定的技术高度就可以了,就要调动知识积累,进行艺术语言“运算”和整合。这时就需要以历史和理论的眼光、见识,去理解书法的原理、规律,理解如何入古、出古,如何承古开新。要和前人不一样,学古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
而且出来的时候,要和古人同轨,但不雷同;要和古人异形,但不“违和”。我以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就是融合,对于学过的东西进行梳理,然后看彼此的相容性,把它们掰开、揉碎、拼合,像水泥拌沙,完全融结为一个新东西。这是学者型或者说艺术家型的书法家的境界,在审美层面对书法艺术做了一个推进。
第三重境是哲人境,类似于哲学的境界,贯通天人,灵性融入,把个人的性情,内在的精神气质,生理和心理构成,通过书法的视觉语言加以表现。性情融入,人书合一,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国书法艺术一个独特的地方。因为在西方美术史上似乎没有过把“人画合一”作为一种主导艺术观念来提倡的情况。但是东方艺术重心性,自古以来,书法追求“物我相融”“天人合一”“自然人化”,书法向往的境界是:“夫身处一方,含情万里”,“披封睹迹,欣如会面”(唐·张怀瓘),在先民的精神向度里,书法是其生命的外延符号。
历史上像徐渭、八大山人,他们的书法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书法成为了他们个性生命的展现。这个阶段不仅要跨越技术藩篱,还要超越形式美学的藩篱,所谓“能越诸家之法度”,“独照灵襟,超然物表”,“学乎造化,创开规矩”(唐·张怀瓘)。书法有什么体,过去有什么形式,都要超越,像造物者开天辟地,创开鸿蒙,创造独特鲜活自然的自我。
所谓的形式美学藩篱,就是书法史上形成的各种固定的书法程式、模式。在第一二阶段它们是系统规则,是技术和融合的基础。但是到了第三阶段,艺术思维就不在这个层面展开了,而是上升到了人的精神层面,创造具有生命象征意味的人格化的艺术形象,为生命个性寻找笔墨代言,这是书法艺术的第三境界,也是我认为的作为艺术的书法的最高境界。人书俱老,人书合一。在这个阶段,打破思维定式很重要。我们说书法家的本色,就是进入第一个境界,娴熟地掌握书法的已有技术,历史上多数书法家停留在这个境界,想突破,出不来。有一部分优秀的书家,有足够的学养、悟性,能够学通,悟透,自行破茧,进到第二境界,那就是历史上的大家。但是能够把书法做到第三境界的很少。这个阶段一定要打破惯性思维,惯性思维固化人的思维且不容易挣脱。其实所谓的古今法度,都是他人总结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