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真谈洋泾浜、上海白话文化与华语电影的起源(3)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在《银幕艳史》的界定中,白话文化是洋泾浜文化,是正在生成的小市民、中产阶级文化。但白话文化仅限于布尔乔亚文化吗?无产阶级文化、普罗文化不也是白话文化吗?您讨论软硬电影之争时说,“左转”使“银幕上的白话被重新定义”,其时经过重新定义的银幕白话——上海的左翼电影是市民的(bourgeois)还是普罗的(proletarian)呢?
洋泾浜
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
张真:
“洋泾浜”是上海独特的白话表述,是草根性的都市意识和矛盾的半殖民地体验的象征。洋泾浜既是一条离上海老城不远、分隔英法租界的运河的名字(后为沟通两租界,填河造路,即今天的延安东路),又指上海社会在与外国人打交道过程中发展出来的皮钦英语,作为空间和语言实践发生的场所,它充满着暧昧性与多种可能性。上海广大的小市民所在的弄堂及其周边商业文化区,便是洋泾浜白话文化的施展空间。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洋泾浜”还不够“布尔乔亚”,它是一种生猛的状态,甚至带有贬义色彩,比如形容一个刚来上海讨生活的江南移民和外国水手打交道,英文讲得不正宗,土鳖兮兮的。所谓“小市民”之“小”,体现在他们非精英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对年轻、有限的教育背景和眼界,他们的文化品位趋向折中、猎奇和世俗。张石川、郑正秋和一些美国人在1913年建立了亚细亚影戏公司,他们最早拍摄的一批喜剧短片描绘的都是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光是片名就提供了一份小市民趣味的分类图谱: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