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丨资生堂:穿越百年的跨界魔法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最近没怎么看书,读也是和工作关联比较紧密。也懒得厉害,就算有想法,也没怎么记录。不过等过一段时间,倒想着写写因为工作读的那些有趣书,或者因为工作发现,市面上仍然有很多书是稀缺的。
比如因为去怒江采访,读了一些百年前还有前二十年的记录。比如之前特别喜欢的《沿坟墓而行》,最近尤其有重新推的必要,里面提到的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都是最近的重点。还有非常喜欢的《游戏结束》,一本任天堂的企业史。从贝尔实验室讲基础创新的。还有书店一看到就宝贝得不行的北斋漫画,热爱的马伯庸写的新书等等。
但,今天这篇文章是朋友很久之前发我的。坦白讲,我对资生堂以及其历史并不了解。也认为,它过去的一些做法现在看来已成为日常。但是,这种信息的梳理仍然有必要。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在起步期怎么做,甚至它的起步里还包含了当时的历史以及风尚。
比如资生堂杂志早期依靠巴黎撰稿等。这种外来和尚更会念经背后不仅是全球化,还有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输出,以及文化的交流沟通。有意思的是,如何在这种强势输出以及主动引入过程中,形成新的流行。
今年7月,资生堂杂志《花椿》在创刊83年后首次发行了中文版,广州方所书店也是领取点之一。工作人员称,《花椿》在极短时间内被市民领取完毕,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上海香蕉鱼等书店。与此同时,上海衡山和集也迎来了一场名为“银座与新女性”的《花椿》风格展。
《花椿》为什么能在这个夏天引发超乎想象的关注呢?答案,或许需从资生堂一百年间所主持的跨界实验中去找寻。

来信丨资生堂:穿越百年的跨界魔法


《花椿》中文版封面 图片来源:文化力研究所
一、从《资生堂月报》到《花椿》
1924 年11 月,恰逢日本杂志出版的蓬勃发展期,《资生堂月报》应时而生。
根据日本学者和田博文的著作《资生堂的文化装置》,早期的《资生堂月报》以美容、流行趋势报道为中心,并兼顾兴趣、教养及饮食文化报道。不久后,《资生堂月报》的路径逐渐往阅读类、鉴赏类杂志偏移,“增加文艺、美术、音乐以及小孩的专栏,撰稿人不仅限于资生堂的内部关系人员,还扩及到了外部的文化人士。”自此,《资生堂月报》从一座流行资讯的情报站进化为辐射范围更广阔的都市文明灯塔。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