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五章存在主义第一节萨特(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第一节 萨 特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年)于1929年毕业于被称为 “哲学家摇篮”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33至1934年间到柏林的法兰西研究所研究现象学,以后陆续发表四篇论文:《自我的超越》(1934年)、《想象》(1936年)、《情绪理论大纲》(1939年)和《影象论》(1940年)。二次大战爆发以后,他于1938年应征入伍,1940年被俘,在德国的战俘营里研读了海德格尔的著作。1941年被释放回国。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1943年发表代表作《存在与虚无》,受到人们的欢迎,被称作“反对附敌的哲学宣言”。1945年创办了著名的《现代》杂志。在1946年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文中,他又更具体地阐述了存在主义的现实社会意义。战后他思想左转,信奉马克思主义,但不参加共产党,只做共产党的同路人。
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与共产党分道扬镳,但仍坚持左派立场,反越战,反苏联侵略。1960年发表《辩证理性批判》,此外,还写了大量剧本和小说。1964年他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不接受官方的任何荣誉”,“不愿被改造成体制中人”。萨特反对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但支持中国的社会主义,他于1959年访华,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赞扬中国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是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他还多次在法国发表文章,赞扬中国“文化大革命”。在1968年的“五月风暴”中,他支持学生运动。晚年写《福楼拜传》。萨特与他的同学、著名的女哲学家西蒙·波伏娃是终生情侣,但没有结婚,他生活简朴,独自住在巴黎拉丁区,常在咖啡馆与人聊天。他逝世时,巴黎五万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纪念这位象征着时代精神的哲学家。
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分
自笛卡尔以来的哲学,都把“自我意识”当作“意识”的核心,认为有了自我意识,才会有意识现象与外部现象的统一与综合。胡塞尔早期把意向性当作自我意识的结构来研究,后期把意识现象还原为自我意识,仍然继承了笛卡儿~康德的传统。萨特接过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理论,对它做了全新的解释,把它改造成一个不再以“自我”为核心的关于意识的理论。按照萨特的解释,意向性不是表示“自我”与意识活动和现象之间关系的特性,而是表示意识与外界事物之间关系的特性。他说:
如胡塞尔所说,所有的意识都是对某种东西的意识,这就是说,意识都要设定一个超越的事物,或者人们可以这样说,意识没有“内容”。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