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面对孤独、死亡?大学生“空心”吗?生命教育是一场无痕的修行(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上海教委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副会长张海燕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大家谈论“死亡”:

我们如何面对孤独、死亡?大学生“空心”吗?生命教育是一场无痕的修行


迈过了18岁的你来说,生命是什么?死亡又是什么?死亡的礼物,你愿意收吗?张海燕教授分享了自己母亲生病直至去世的一段切身经历,委婉地告诉大家:“当这个礼物来的时候,你是逃不掉的。”张海燕说,这份礼物无法丢掉、无法转送、无法永远藏身,最好的方式就是收下它。
“死亡是一份化了妆的礼物。”张海燕说,从害怕到接受,当你接受的时候,你的害怕变小了;从悲伤到力量,当你把悲伤转化成力量时,你变强大了;从遗憾到珍惜,当你感受到遗憾时,珍惜之情油然而生。从某种角度来说,如何从“人间不值得”到“人间值得”,是一种转变;生命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失去,如何面对,是提高受挫能力的一种表现。
怎样的生命教育,能引发共鸣,入脑入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增强认为,真正的生命教育是无痕的,是没有生命教育口号的一场修行。它更多是隐形的,而不是很刻板的,更多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让生命去影响生命。

我们如何面对孤独、死亡?大学生“空心”吗?生命教育是一场无痕的修行


在课堂里,老师彰显着生命的风范,每位学生都能被听到、被看到,这样学理和课堂体验才能转化为生命的力量,照亮生命,走入生活。“与其赶走黑暗,不如带进光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蔺桂瑞教授如是说。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杨欣老师,在返回校区一小时的班车上,带着耳机听了线上的研讨。“老教授们将自己人生深切的感悟融入鲜活的课堂,年轻的老师们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捕捉那些瞬间可能飘走的内心深处的火花,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凝视与思考。作为高校的一员老兵,今天更多的是情感的触动与连结。”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