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抗日烽火熔铸的晋察冀文艺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郑恩兵(河北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
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1938年10月,晋察冀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他们心怀理想,激情迸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民主,像涓涓溪流,源源不断地汇入晋察冀广阔的抗战洪流中,在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苍茫逶迤的太行山、燕山,在滹沱河、永定河、滦河、桑干河两岸,渤海之滨,以笔为武器,英勇奋战在抗战第一线。这是一支星光璀璨的文艺大军:周巍峙、成仿吾、邓拓、孙犁、田间、艾青、沙飞、沙可夫、周立波、沙汀、康濯、杨沫、杨朔、魏巍、萧也牧、萧军、萧三、周而复、秦兆阳、管桦、贺敬之、吴伯箫、刘白羽、何其芳、穆青、吕骥、曹火星、李劫夫、王莘、彦涵、崔嵬、丁里、胡可、凌子风、陈强、田华、雷烨、仓夷、曼晴、梁斌、李英儒、徐光耀、冯志、雪克、邢野、刘流…
…他们以强烈的爱国情怀、崇高的革命品格、坚毅的英雄气概、独特的文化个性和审美趣味,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幅激荡人心的抗战文艺画卷,犹如一座座丰碑永远耸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抗日烽火熔铸的晋察冀文艺


1945年《晋察冀日报》刊发火星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50年毛泽东将其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照片由王律提供
“把自己写的诗篇写在墙壁上,写在岩石和大树上,鼓舞军队和人民的斗志”
诗歌和戏剧是晋察冀抗战文艺最为活跃的艺术形式。
晋察冀诗歌组织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晋察冀诗歌发展。1938年12月,从延安奔赴晋察冀的东北文化干部队成员钱丹辉、蓝矛、叶正煊等,成立了晋察冀第一个诗歌团体铁流社。1939年1月,西北战地服务团从延安开赴晋察冀,在延安诗歌运动中成绩斐然的战地社,随之扎根于晋察冀。1941年7月3日,以田间、邵子南、魏巍、陈辉等为执委,田间为主席的晋察冀边区诗会成立。1943年1月1日,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召开,其间,由邓拓、张苏、于力倡议,成立燕赵诗社,社长为聂荣臻司令员。战地社和铁流社是晋察冀诗歌创作的两个重镇。战地社以邵子南、曼晴、方冰为代表,以晋察冀边区第一个诗刊《诗建设》为主创阵地。铁流社以钱丹辉、魏巍为代表,以《诗战线》为主创阵地。以战地社和铁流社为主力的晋察冀诗歌组织紧紧团结了田间、邵子南、钱丹辉、萧三、曼晴、史轮、方冰、戈焰,雷烨、魏巍、蔡其矫、姚远方、章长石、徐明、邢野、流笳、鲁藜、林采等一大批诗人,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在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的晋察冀大地上,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创作热潮。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