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抗日烽火熔铸的晋察冀文艺(5)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冀中一日”报告文学创作活动,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一次群众真正成为文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伟大实践,以文学的样式,生动、鲜活地反映了1941年5月27日发生在冀中根据地的人与事。这次活动收到稿件5万余篇,经编委会40位编辑4个月的辛勤工作,初选3500篇,再经王林、孙犁、李英儒精选233篇,共计30余万字,于1946年6月以麦秸纸油印出版。时任冀中军区政委、冀中区党委书记的程子华在《冀中一日》初版题词中赞誉道:“《冀中一日》是冀中党政军民各方面组织的首次集体创作,是大众化文学运动的伟大实践,是我们向新民主主义文化战线上进军的一面胜利的战旗。”
抗战初期,小说形式以墙头小说和小故事居多,内容较为单薄,手法较为粗简,相较于街头诗、街头剧、报告文学,发展较为缓慢,“地位全被新闻特写所代替”(郭沫若语)。究其原因,一是缺少成熟的小说创作队伍,二是残酷紧张的战况和繁重的政治宣传任务挤压了作者的创作时间,三是小说篇幅易长,不宜在报刊发表,四是发表作品的阵地较少,在晋察冀边区创办的50多种报刊中,发表小说的仅有《抗敌报》(1940年11月8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和《红星》(1938年6月改名为《火线》)。
晋察冀边区最早发表的抗战小说是路一创作的《马老婆子的血也沸腾了》,作品刊登于1938年3月20日出版的《红星》创刊号上。为了节约版面,易于阅读,早期的小说以墙头小说为主。第一篇发表的墙头小说是塞东创作的《祖国的孩子》,刊载于1938年10月7日的《抗敌报》,这也是《抗敌报》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早期较为优秀的小说有《邢兰》《丈夫》《琴和箫》《女人们》(孙犁)、《“二百五”和他的枪》《“卖布的”区长》《老石的经历》(康濯)、《月黑夜》(杨朔)、《第十三粒子弹》(周而复)、《我是区长》(萧也牧)、《俺们毛主席有办法》(秦兆阳、丁克辛)、《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梁斌)、《新队长》(李英儒)等。1943年之前,晋察冀中长篇小说创作相较于短篇小说创作,发展更为滞后,邵子南的《胜利》和丁克辛的《武委会主任》是硕果仅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丢掉了千万个脚板印》《深山冷雨之夜》(丁克辛)和《在平原上》(王林),由于条件所限,最终难以面世。
1943年之后,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下,晋察冀小说创作进入井喷式发展时期,《荷花淀》《芦花荡》(孙犁)、《腊梅花》《灾难的明天》(康濯)、《退租》(萧也牧)、《农村和土地》(梁斌)、《李勇大摆地雷阵》(邵子南)、《战斗班长》(远千里)、《五月之夜》《腹地》(王林)等小说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出的丰硕成果。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