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散文:心灵鸡汤or哲学传统?|专访周国平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哲理散文:心灵鸡汤or哲学传统?|专访周国平


周国平,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似乎依旧保持着创作热情。一手做哲学,一手写散文。他风格鲜明的哲理散文已经俘获了几代读者。
在人人追求精神浪漫的八十年代,向中国人重新介绍尼采让周国平一举成为了文化偶像;九十年代以后,周国平更是被冠以“平民哲学家”、“人生导师”的称号,周氏人生格言不仅吸引着中年人, 校园里也有“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的传说。周国平的作品还多次被中小学语文教材和试卷选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民作家”。
同时,这些年来围绕着周国平写作方式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歇。有观点质疑周国平的散文写作是在熬制“心灵鸡汤”,缺少批判精神甚至乐于迎合读者。另有观点则从专业主义的角度出发,批评周国平的哲学写作个人色彩浓重,不符合现代学术理念,作为一名哲学研究者去写散文和随笔更是“不务正业”。

哲理散文:心灵鸡汤or哲学传统?|专访周国平


周国平,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哲学写作可以是怎样的?对于这个问题,周国平似乎已经做过很多思考。按他的说法,尼采语录体和格言体的写作风格显然也影响到了他的写作。
早在二十世纪初,尼采的思想已经传入中国。梁启超、蔡元培等人在日本的影响下开始译介尼采的作品。然而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尼采在中国依旧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读尼采的人很多,研究尼采的人却很少。从事德国哲学研究的同济大学教授孙周兴此前就谈过这个奇怪的现象,他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尼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他不适合于被研究。“尼采的哲学不是论证的哲学,他差不多是一种文学的和诗意的写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