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水漂流》:香港无家可归者的忧愁与愤怒(6)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真正的原因蕴含在香港的特殊性之中。
成功的房地产模式,无非市场主导的欧美模式和政府主导的新加坡模式。前者所有要素都市场化,政府主要通过税收来调控;后者由政府包办大部分住房的供给。两种模式都能实现居者有其屋或房价平稳。
香港的特殊性在于,她没有选择上述任何一种模式,而是走了(或者说沿袭了)一条混合制(或者说双轨制)的道路。
梳理这一切的来龙去脉还需回溯港英时代。彼时的香港因是殖民地,土地产权法律上归属英王所有。英王授权港英政府可以通过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但不准出售产权。所以香港实际上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而拍卖土地使用权就是我们熟悉的土地批租。
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在土地制度上萧规曹随,只是将批地的年期(使用年限)统一调整为50年。
土地批租制度才是香港特殊性的核心密码。它既非纯粹的市场经济,因关键要素由政府垄断;也非纯粹的计划经济,因政府并不垄断全要素和全产业链。它是政府亲自下场参与的经济活动。政府以手中的土地换取资金(形同“卖地”),使它不再是经济活动的超然仲裁者,而成为利益相关方。
香港历来被视为自由放任主义的样板。这种体制的税率很低,关税、增值税、遗产税等很多税种都免征。因此土地财政就成为港府的重要财源。地价收入(土地出让金)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近年来都在20%上下波动。再加上房地产交易和持有环节的税收,房地产业在财政收入中的贡献比例往往会超过30%。在这种情况下,港府就很难抑制把土地卖高价的冲动。
但早年的港英政府或许还没受到土地卖高价更有利的启蒙,供地基本匹配市场需求,所以1980年代以前香港房价都还算平稳。
拐点出现在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规定英方在1984-1997年的过渡期内每年批地的上限为50公顷。此条款本意或是为防英方临走前疯狂卖地,卷走香港财富,但客观上导致土地供求极度失衡,由此打开了香港房价飙升的潘多拉魔盒。
香港回归的1997年恰逢亚洲金融风暴,自1985年起已经上涨了7.6倍的香港房价应声回落。新成立的特区政府不再有批地上限的紧箍咒,却从此前的房地产大牛市中领悟到了自己利益之所在:地卖多不如卖贵。想让面包卖出好价钱,想方设法托住面粉价格也就成了应有之义。
此后几年港府的一系列举措,不管是给拍卖价格托底的“勾地”制度、年供85000个住宅单位的“八万五建屋计划”的中辍,还是停止“居屋”(经济适用房)修建并减少土地供给的“孙九招”,都起到了主观上呵护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业、客观上承托房价的作用。港府甚至于1998年和2002年两度暂停土地拍卖,宁可地价收入归零也要保住地价。于是,香港错失了让房地产市场自然调整、出清的大好时机。香港房价于2010年重回1997年的泡沫高点,并且其后变本加厉地继续飙升,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样的调整。即便2018年见到阶段性高点,近几年也是高位盘整,未见明显下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