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的“巴黎动物园”——可怜虫和高等野兽(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综上所述,巴尔扎克在思想上已完全具备了营造巴黎动物园的基础。
海德格尔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三个命题:人是形成世界的,动物是缺少世界的,而石头是没有世界的。“缺少世界”不是关于动物比人低级的评价,而是意味着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一种特有的开放性,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去抑制可能性的开放。动物被赋予的能力,注定要以特殊的、被规定的方式将它们和环境连接在一起,于是动物的能力就只能是本能的。
“成为动物”的过程不是以某种“主体意识”为基础而进行的过程,人始终是被动性的产物。
处于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巴尔扎克,看到了巴黎社会的黑暗腐败,看到了“很多为法律治不了的万恶的事”,深入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和人际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正如“动物彼此之间的相互角逐”。金钱是人类相互吞食的罪魁祸首,是极端的利欲把人类变成了动物。
因此,个人的经历和社会的丑恶激发了他愤世嫉俗的思想,促使他细致地描绘人类地动物性甚至于兽性,因而运用一个完整的动物性比喻系统来比拟人类,以更充分地暴露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罪恶。
《高老头》所体现出的人与动物的未区分状态,人的生存样态未剥离动物阶段,在文本上就体现为人与动物的多重比喻,一些缠绕的、近乎否定的句法呈现出怪诞的氛围。
二、《高老头》——巴黎动物园
在《高老头》中,用动物来拟人是一种反复使用的修辞手法,小说中出现的用以拟人的动物多达四十种,人在无数比喻中“成为动物”。
一方面是溅满污泥的阴惨的画面,人物的脸上只有被情欲扫荡过的遗迹;另一方面是最高雅的社会的新鲜可爱的面目,个个年轻,活泼,有诗意,有热情,四周又是美妙的艺术品和阔绰的排场。他们身上都体现出动物性的特征。
苦难与奢华的对比,不过是可怜虫与高等野兽的细微差别。
概括起来,小说中对人物的动物性比喻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受压迫型的动物性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处境相似;二是贪婪型的动物性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品性相似。两种比喻在巴黎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都有体现,二者的成因都可归结为社会这装满蜘蛛的瓶、生满癞蛤蟆的池塘、乱遭的蜂房的浸染。
逐渐消逝的人性,使得格式化的躯体变成一座飘荡的空城,或是空白的底片在暗室与自己重逢。
(一)伏盖公寓——可怜虫
墙上的石灰老是在剥落,阳沟内全是漆黑的泥浆;公寓散布着一种闭塞、霉烂、酸腐的气味;公寓里尽是被精神的或肉体的痛苦磨得色如死灰的脸相,不为巴黎的漂亮人物所知晓。这里是一派毫无诗意的贫穷,那种锱铢必较、浓缩的、百孔千疮的贫穷;即使还没有泥浆,却已有了污迹;即使还没有破洞,还不会褴褛,却快要崩溃腐朽,变成垃圾。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