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餐》:一场关于时间、地域的诗意探索(5)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在毕赣导演的电影观念中,诗歌是从来都不曾缺席的存在。按他的话说:“电影是一种肤浅的幻觉体验,我想用更高级的语言带领它,这之间有种落差,非常过瘾。”《路边野餐》以诗歌念白贯穿始终,融入了导演自身的生命体验以及对贵州凯里的幻梦乡愁,文本与镜头形成的光影互文,令人印象至深。那句摘录在《路边野餐》海报上的诗句,则使我们相信,只有诗歌才能揭秘镜头语言的本质:“当我的光曝在你身上,重逢就是一间暗室。”毕赣的这句诗,正好呼应了塔可夫斯基曾经提出的关于“雕刻时光”的创作理念:人们到电影院看什么?什么理由使他们走进一间暗室?为了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
而对于更多熟悉侯孝贤电影的观众来说,初看《路边野餐》一定觉得有一种亲近感,因为他们会在《路边野餐》中发现侯孝贤早年的印记:黑道、台球室、火车、花衬衣。不难看出侯孝贤的《南国再见,南国》(1996)带给《路边野餐》的启发:那种迷幻的当代感。《南国》以火车、汽车、机车这些意象巧妙转换传达不同世代的台湾情愫,《路边野餐》也利用这些交通工具来处理电影关于时间和漫游的主题。
除了侯孝贤的美学延续,电影也请到台湾音乐人林强配乐,再现了《南国》经典机车段落的变奏。毕赣曾说他从小听的多是台湾流行歌曲,因此电影里大量使用伍佰、邓丽君、任贤齐、包美圣、李泰祥的歌,年代足足横跨40年。歌曲的设计也花了很多心思,《告别》在电影中第一次出现是在老医生的诊所里,磁带是坏掉的,透过对话和磁带封面才大概知道了这首歌的意义;第二次,磁带已经修好了;第三次才在片尾听到完整的歌曲,有一个线性的过程。他更提到特別期待台湾观众能欣赏他的电影,因为家乡的民俗风情对台湾观众来说最为熟悉、容易亲近。
电影好看不在于它像谁,而在于它是谁,借助影像,导演们让自己或者帮助大众找到自我,提供一种认知世界的角度。无论是塔可夫斯基还是侯孝贤,没有导演是不看电影就能拍电影的,对于毕赣来说,先前任何电影中的素材或表现方式就像“潜行者”一样进入他的潜意识——但电影最终还是完全属于毕赣自己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