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凝视深渊的少年,最终都变成了恶龙,只有他在龙尸上种满鲜花(3)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02
忧郁的巴黎,盛开的恶之花
十八世纪的人们认为,欧洲已经步入了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而法兰西更是被视为欧洲文化的中心。但波德莱尔却公然唱起反调,他说:“十八世纪流行的是虚伪的道德观,由此产生的美也是虚伪的,所以十八世纪是一个普遍盲目的时代。”
由此,波德莱尔向全世界喊出振聋发聩的宣言:通过粉饰,我会掘出一个地狱!接着,在坐落着巴黎圣母院和卢浮宫的浪漫之地,在拥有法国女郎和巴黎美人的香艳时代,一朵在腐尸上绽放出来的恶之花诞生了。
可以说,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不仅揭开了人心最隐秘的角落,还蕴藏着地火一样潜在的威力,使旧秩序的维护者胆寒。但波德莱尔身为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一向以含混晦涩而著称。要想采撷这朵妖艳魅惑的恶之花,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灵魂养分,的确需要一定的文学造诣。就连波德莱尔自己也曾不止一次地表示:“这本书只是为少数人而写的。”
身为普通读者的我们,如果不甘心入宝山而空手回,那就需要找到一个优秀的向导,让他带着我们徜徉在这座恶之花园,并领略这枚来自伊甸园的禁果所蕴含的鲜丽的颜色、浓郁的芬芳和神秘的暗示。
毕业于北京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的郭宏安先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法国文学研究和批评家,他对波德莱尔作品的翻译和评析,成为国内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必读作品,因此,请郭宏安先生来做这个向导,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而《论恶之花》这部书就是郭宏安所著的波德莱尔论文集,其中不仅包括郭宏安对《恶之花》这部诗集的分析与论述,还包括郭先生对波德莱尔的整体定位、诗歌解析及美学评赏。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