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凝视深渊的少年,最终都变成了恶龙,只有他在龙尸上种满鲜花(5)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03
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既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者,又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因此成为许多后世艺术家心目中的偶像。美国诗人艾略特称他是“所有诗人的楷模”;英国诗人兰波认为他是“慧眼者,诗人之王”和“真正的上帝”;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感慨说“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而我国著名的剧作家田汉更是表示:“欲为大乘的艺术家,诚不可不借波德莱尔的魔恶之剑,一斩心中执着!”
波德莱尔对象征主义诗歌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重灵性”的观点。所谓灵性,也就是诗歌里所蕴含的思想。而属于波德莱尔自己的“灵性”,就是“以丑为美”。
郭宏安在《论恶之花》一书中指出,与同时代作家秉持的人性充满和谐、优美的观点相反,波德莱尔主张“自然是丑恶的”,罪恶“天生是自然的”。他认为,恶存在于人的心中,就像丑存在于世界中心一样。因此,波德莱尔酷爱描写丑恶事物,并从中发掘“恶中之美”,表现“恶中的精神骚动”。
在波德莱尔笔下,巴黎不再是声色犬马的浪漫之都,而化为一座阴暗神秘的诡秘之域,在巴黎街头出没的,不再是轻车裘马的富豪和穿着时尚的贵妇,而是穷人、盲人、妓女,乃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可以说,波德莱尔的诗歌,在美中发现了丑之潜伏,却又更是在丑中发现美之样貌,因此,郭宏安才极为推崇这部《恶之花》,甚至将其称作“一卷奇诗,一部心史,一本血泪之书”。
波德莱尔一生放浪形骸,不仅长期酗酒和吸食鸦片,还同时与多个女人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旁人眼中,波德莱尔的私生活可谓是一塌糊涂。但郭宏安却认为,波德莱尔是“一只逃出樊笼、在污泥中挣扎而诅咒上帝、怀念故乡的白天鹅”。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