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价值的工作》的论证为什么是错误的:人类学家的傲慢与偏见(2)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撰文|韩明睿
已故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的《毫无意义的工作》,与他之前出版的《债:5000年债务史》及与人合著的遗作《万物黎明》(The Dawn of Everything)一样,是本让人很难严肃看待的书。后两者充斥着难以计数的讹谬。曾在克林顿政府财政部任职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布拉德福德•德龙仅仅读了《债》的其中一章就发现数十处事实问题,包括“美联储主席不受公共监督”这种令人喷饭的常识性错误。《万物黎明》关于人类早期文明史的宏大叙事以及背后堆砌的繁多史料,用现在内容行业烂大街的一个说法来讲,是要“彻底颠覆读者认知”。但即便忽略书中的事实错误,来自考古、历史等学科的多位学者也发现,该书涉及他们所研究的细分领域时,存在逻辑牵强混乱,曲解前人论述并攻击稻草人,刻意挑选并剪裁出有利于书中观点的材料而回避更多与其相悖的证据和文献,几乎未提供任何有意义的度量指标但仍就人类社会进步与否做出大胆断言等严重谬误。
历史学家大卫·贝尔评价说,两位作者已经“危险地接近学术不端”。
相较于前后这两本书,上述各种错误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中并不多见。这是因为本书虽长达三十多万字,可以公开验证的事实却极少,主体由道听途说的轶事和篇幅失控的思考构成。格雷伯提出,有一些毫无意义甚或极其有害的职业,从业者自己都找不出其存在的理由,只能假装这份工作是完全合理的,才能硬着头皮干下去,并因此承受着虚伪和无目标感带来的精神暴力。他称这类工作为“狗屁工作”,并试图就其存在给出解释。

《毫无价值的工作》的论证为什么是错误的:人类学家的傲慢与偏见


四成工作毫无意义?
如果本书只是如此一部探讨奇异现象的理论著作,这么做问题不大,说不定还会有点趣味。但格雷伯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觉得自己是在研究弥漫在当代社会中的一种重大现象。他认为咨询顾问、公关人士、企业律师、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等多种白领工作均可划入此列,总数惊人。本书序言标题即为《40%的工作毫无意义》,并给出了这一庞大数字的来源。线上市场调查公司舆观(YouGov)2015年面向英国网民开展了一项关于工作体验的问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849人中,有一半人表示自己的工作对世界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37%的人说自己的工作没有这样的贡献,13%说不知道。之后荷兰的一项调查中“有40%的人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存在的理由”。格雷伯把37%这个数字作为全书的基石。他后来又拍脑袋假定,剩下63%并非毫无意义的工作之中还会有37%服务于无意义的工作,并将其称作次级无意义工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