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前门楼子有多高?这位外国人最清楚,拉贝眼中的北京是啥样(2)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当然,喜仁龙只是研究、记述北京的外国人中的个例,更多的人是从人文、地理和经历方面谈说北京。如美国学者、汉学家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1859-1942),他的《寻找老北京》一书又译作《古都旧景》,记述的是清末民初的“老北京”。
阿灵顿居京多年,对古城是有感情的,他笔下的北京,不像有些西方人以猎奇为主,或者专门编造和搜集老北京消极的一面。他的《古都旧景》对北京充满感情,正如他在书中所言:“北京的诱惑力,在世界的声誉和魅力是经世不衰的,近三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古老中华帝国的首都,是最有能力、最有文化、最具艺术鉴赏能力的地方。”他还认为,北京“不仅是中国,而且是远东历史上最优秀的部分,这座城市里曾发生过许多戏剧性的事件,这个伟大城市里没有任何一座建筑没有为国家的历史作出过贡献。”
阿灵顿的《古都旧景》中还有许多介绍北京名胜古迹的内容,但他没有写成旅游指南,侧重于介绍名胜古迹背后的人文价值。如颐和园一章中,他认为“颐和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命运”,批评了慈禧用重建海军的银子为自己造私园享受的卖国行为。阿灵顿曾就职大清邮政局邮政司,1920年退休。他对于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记忆犹新,他不赞同西方人和日本人对义和团的诬蔑之词,认为他们出的书是胡编乱造。阿灵顿对八国联军毁灭北京城的行为很愤慨,称八国联军进城之后“跃入眼帘的就是破坏”,有些地区“没有一家商店开门,几乎看不到一个人”。
阿灵顿对北京的了解很深,尤其著作中“旁观者清”的特点很引人注目,有研究者认为,他的《古都旧景》是继喜仁龙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后“外国人研究北京城的第二部著作”。阿灵顿是很热爱北京的,喜仁龙更是如此,他们在热爱之余对存在的问题也有很中肯的批评。如喜仁龙对民国初期德国工程师设计规划前门改造就颇有微词,认为当年大拆大建时“古建筑被人为拆毁,无不扼腕叹息”,前门的改造“都给人一种令人失望的印象”,而“箭楼的改建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和理由,最令人痛心”。
谈北京日本人也不甘寂寞
日本是我们的邻国,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极深,日本人写的关于北京的书有些是值得一读的。因历史上的原因,日本人编辑的《北京志》一类书,有明显的战争目的。如1907年出版的《北京志》就是由侵华的“北京驻屯步兵队长山本中佐之托”编纂而成。不用说,这本书是为日本进一步侵华作准备的教科书。书中许多章节是日本军官所写,虽然枯燥、刻板,但细节严谨,对研究者还是有些意义的。1944年多田贞一编著的《北京地名志》是很认真的,但比较简陋,参考价值不大。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