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五昌:略论新世纪以来中国新诗写作的艺术“增长点”(8)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来自海南的诗人王凡、李孟伦、乐冰、衣米一、艾子、江非、彭桐、林森等在其诗作中均对海南岛风光进行了艺术化的表现,他们作品中的椰树、棕榈、五指山、万泉河、南海等意象呈现出鲜明的海南地域经验;来自山西太行山区的诗人郭新民、姚江平、金所军、路军峰、晋力、王太文、黑骏马、吴涛、北琪、陈小素、晋柳等,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示出太行山区的风土人情,其中,郭新民的《沁河是一条亲切的河流》、姚江平的《背上》、路军峰的《太行山印记》是展示太行山区地域审美文化经验的典范性诗篇;来自安徽地区的诗人张岩松、木叶、许敏、雪鹰、田晓华、张耀月、徐春芳、孙大顺、黄挺松、王正洪、程绿叶等,在他们的作品中透露出程度不同的徽州文化气息与韵味。
来自湖南地区的诗人罗鹿鸣、欧阳斌、刘晓平、张战、刘卫、廖志理、周伟文、北斗、三都河、文华、汤凌、唐益红等,用他们各具艺术个性的诗歌作品,形象、生动的演绎着湖湘文化的内涵与气质。与此相对应,来自江西地区的诗人胡刚毅、邓涛、洪老墨、渭波、林莉、徐良平、梅黎明、徐明、冷先桥、曾若水、吴捍东、舒喆等,用他们充满红土地情结的诗歌作品,形象、生动的展示出赣鄱文化(赣文化)的内涵与韵味。来自广西与广东地区的诗人刘春、刘频、牛黄、张民、梁潮、丘文桥、谢夷珊、黄礼孩、世宾、丘树宏、邓醒群、林汉筠等,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示出特有的南国情调与南方经验;而来自浙江与江苏地区的江南诗人潘维、伊甸、泉子、慕白、池凌云、蒋兴刚、蔡启发、沈秋伟、孔庆根、张维、雪丰谷、张春华、黄劲松、邹瑞峰、龚璇等,则在对江南地区风光景物与人文历史的生动描述中,为读者展示出充满柔美气息的江南情调与审美经验。
必须指出的是, 在当下地域性写作的潮流中,少数民族诗人显得非常活跃,在他们以故乡为背景与书写对象的诗歌文本中,有意无意所着力彰显的是其本民族的审美文化经验。简言之,在少数民族诗人那里,他们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经验与民族文化经验呈现大面积的重合关系,给读者(尤其是汉族读者)带来了某种陌生化的审美阅读体验。 例如,来自大凉山地区的彝族诗人阿库乌雾、海讯、阿苏越尔、倮伍拉且、鲁娟等所创作出的一系列描述大凉山景色与民俗风情的诗作,鲜明的体现出丰富、深刻的彝族文化内涵;而来自小凉山地区的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彝族诗人阿卓务林、傈僳族诗人五噶、纳西族诗人和克纯与杨映红等,他们所创作出的以小凉山地域景物风光为描述对象的作品,却充满各自民族特色的文化风情与审美经验,民族文化元素与地域风光的有机结合,给人留下颇为深刻的阅读印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