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通识·学人疫思|郁喆隽:疾病、灾难与科幻——哲学反思(2)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热带的气候和物种多样性被认为是培植新病原体的温床。日本电影《感染列岛》(2009年,导演:濑濑敬久)和韩国《流感》(2013年,导演:金成洙)里的猪致命病毒都来自东南亚。艾滋病和埃博拉则是来自非洲的。将疾病的源头诉诸异域的做法,自然可以减轻“我们”的心理压力和道德责任,却对控制疫情毫无帮助。在一个信息流通超级便捷的全球化时代,寻找替罪羊的做法不再那么容易得逞,因为替罪羊也在寻找替罪羊。
近几年似乎韩国导演开始挑战这一套路,将流行病的源头放在“这里”和“我们”。韩国影片《铁线虫入侵》(2012年,导演:朴正祐)没有将病原诉诸远方,而归罪为本国的医疗集团的阴谋。《釜山行》(2016年,导演:延尚昊)和《首尔站》(2016年,导演:延尚昊)都将丧尸病毒追溯到本国某生物制药公司的实验室。毕竟,要让自己的国民“尸横遍野”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即便这仅仅发生在电影当中。
罹患绝症的人一般都会问:为什么是我?这是人问,也是天问。而在一个“我”和另一个“我”的缝隙之中,魔鬼放声大笑。在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曾经被认为是对“西方”的诅咒。但是几十年之后,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得以“幸免”。高速传播的流行病将疾病的人称代词从单数改变为复数。如今要问的是:为什么是“我们”?人类作为一种悬挂在语言蛛网上的动物,总喜欢责怪“他人”。然而,流行病模糊了他人与我们之间的界限。“异域”本来还蕴含着地理和心理“隔绝”的可能性。但是病原体不懂意识形态,也不是“种族主义者”。病毒必然会“破圈”,此时人们才会看清谁才是“我们”。
被祛魅的祛魅
疾病不仅来自异域,而且被认为应当来自遥远的“过去”。在谈及特定的疾病时,我们往往将之与中世纪、古代甚至远古联系起来。例如,在美剧《末日孤舰》(The Last Ship,Season 1-5,2014-18)中,科学家从北极冰层中找到的远古病毒,造成了全球过半人口死亡。在“进步”光芒的照耀之下,现代人对疾病的记忆像吸血鬼一样被驱散。然而,驱散不等于消失。
这是一个志得意满的时代。西方人曾经认为,医疗的重点已经从传染病转向了慢性病。疾病也带有“现代性”——烈性传染病属于16世纪,肺结核是18-19世纪的疾病,只有癌症和艾滋病属于20世纪,而后现代中似乎没有疾病的位置。疾病像前现代的巫魅一样被祛除了。在电影《黑死病》(Black Death,2010)中,14世纪的英国人深信,女巫和异教才是鼠疫的罪魁祸首。为此,有些村庄在一夜之间烧死了所有的女性。而猎巫者痴迷于这一信念难以自拔,最终黑化。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