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悲观主义与表现主义共同吹响的中国牧笛(7)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1919年夏天的黑塞
李白对黑塞产生吸引力的第二个原因离不开"酒"这个媒介。"酒"是李白入诗最多的题材。《夏天》中写了不少借酒浇愁的情节,借鉴了李白诗的个别典型意境,如与影子碰杯:
“今天我要痛饮三百杯。"李太白嚷着说同影子碰着杯,"欢迎啊影子!坚定的锡兵士!”
黑塞对李白的推崇还表现在作品借诗人"赫尔曼"之口对两首李诗的直接引用上。一首引用了《对酒行》的后六句: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德诗译为:
“人生快如闪电,光华转瞬即逝。天地不变,容颜却遭岁月更改。哦你呀,斟满酒却不喝,哦告诉我,你在等谁呢?”
另一首源自《将进酒》中的四句诗: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德诗的翻译是:
“早上发如黑缎,晚上便白如雪,肉身易朽,不如举杯邀月!”
那么黑塞小说中的李太白又是怎样一个形象呢?首先李白是克林索尔的自称:
李太白这位十分了不起的饮酒诗人是他心爱的人,当他醉得飘飘然时就常常自称李太白,并把他的一位朋友称为杜甫。
小说中的李白是孤独、痛苦的象征。小说写那幅独特的《夜晚旋转木马》时描写道:
画中的紫色帐篷之上,远离万家灯火的夜空高处,飘着一面凉凉的浅粉色小旗,这样美,这样凉,这样孤寂,孤寂得可怕!正如李太白或保罗·魏尔伦的一首诗。
克林索尔认为朋友画出了这面小旗,便不负此生。可见李白诗所象征的这面孤独小旗的重要性。
小说中将杜甫作为克林索尔性格的补充。《中国牧笛》中,贝特格在李白的介绍文字之后,对杜甫也给予了介绍:
“杜甫没有这么激烈(指与李白比较),他只是伤感,较之存在之谜,他的牧笛更易于为世事命运所感动。”
小说中作为画家的克林索尔自称李白,杜甫是是画家的朋友赫尔曼(黑塞的名字)。这部小说也与黑塞大多具有自传色彩的其他小说一样,作品主人公或者说叙述者角色无法与作者本人截然分开,也就是说克林索尔和赫尔曼是作者作为诗人和画家的双重身份象征(黑塞自己也是诗人兼画家)。也代表了作者的浪漫与忧郁的双重性格,不过还是以李白作主导,杜甫起到衬托和镜子作用。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