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洪波:敦煌变文与《西游记》的互文性考察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关于敦煌变文与《西游记》的关系,学界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并业已取得一种共识:变文与诗话、宝卷、说唱、戏曲等唐代通俗文艺共同构成明代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源头[1]。
《敦煌文学概论》
此番作“敦煌变文与《西游记》的互文性考察”,试图引入现代西方视阈,建构新的审视维度和“他者性”话语体系,从而谋求这一问题认识上的推进和突破。同时,考察众多相关变文的实际,可以推测一个《西游记》变文阶段的存在,对《西游记》成书的阶段划分作新的假设。
1
互文性,当下西方文论中最具创意、生机和影响力的新术语、新理念,出自法国叙事学者罗兰·巴特的经典论述:
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2]
这是指出文学创作的互文现象:两个或多个文本的间性关系;“先前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正,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而就后世某一个“其他文本”而言,指的是对先时文本的吸纳、兼容和改造。可以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看到荷马,在《甄嬛传》里面看到《红楼梦》。
《互文性研究》
关于互文性的理论实质,也即对文学的本体论意义,请看蒂费纳·萨莫瓦约的阐释:
(作家)在激活一段典故之余,还让故事在人类的记忆中得到延续。对故事作一些修改,这恰恰保证了神话故事得以留存和延续。[3]
即是说,作家采用互文性方法,通过对“先时文本”的借用,向着更新、更高的经典形态发展,创造出更具审美品格和价值的文学作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