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康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6)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中国古代文学还有系统而独特的批评话语体系。就社会批评的角度而言,最主要的就是“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这就是不拘泥于文字、词语的含义,而要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为此必须通盘把握作者的思想人格、创作背景,围绕文本、遥想作者,披文入情、反复涵咏,深入肌理、透彻分析。就文学本体批评的角度而言,还有立足历史流变的文本史批评以及立足文本自身的意象批评。前者侧重研究不同文本间的文体关系,后者侧重研究文本自身的风格特点。此外,选本、摘句、诗格、论诗诗、诗话和评点等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学批评文本形态,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几种批评方法和文本形态各有特点又相互渗透,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话语的有机性和整体性。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话语体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它们是创新古代文学研究话语体系的重要基础。古代文学是不可逆转和不可复原的文学活动、文学现象,其内在的文学活力存在于当代人对古代文学不断的解读和理解中,存在于古代文学对当代的文学文化、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当中,正是在这种解读与影响的过程中,古代文学为当代人提供民族文学遗产的滋养,为当代的文学和文化创造、为中国特色文学学科的建构提供灵感与智慧支持,这是创新古代文学研究话语体系的目的与方向。
推动古代文学研究传统话语体系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首先应树立古代文学研究话语体系的主体意识。将古代文学研究的传统、经验与问题,放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中、世界文学发展的格局中加以考察,一方面认真剖析、厘清在文学的起源、本质、价值和文学史观等重大问题上,西方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话语的负面影响,纠正以西方文学话语为坐标系,研究、评价中国古代文学的偏差;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语境中,积极开展与西方文学话语体系的平等交流对话,在对话中激发创新意识、提升思维能力、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研究方法,在对话中逐步确立中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在全球文学研究话语体系中的主体定位。
其次要立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学科方法,构建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特色的学科体系。与西方的纯文学观不同,中国古代的文学观是包括学术文化与文学在内的多元文学观;与西方崇尚真美,注重叙事、写实不同,中国古代文学强调美善统一、言志抒情、传神写意,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也是创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话语的出发点。要摒弃目前狭隘的古代文学学科理念,倡导广义的古代文学观念定位,倡导构建多元知识兼容的古代文学学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破学科界限,拓展学科视野,促进交叉研究,创新学术思维,恢复古代文学研究的本来面貌,重塑古代文学史观,历史地、动态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文体功能的古今演变过程。这意味着我们既不套用西方的概念术语,也不沿用狭义的学科方法进行古代文学研究,而是立足中国古代文学的本体观念,认真研读古代文学文本,建构真正具有古代文学特色的研究话语体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