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简史:一文读懂国产导航的26年成长路|甲子光年(10)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一说起这个场景,我就要流泪。这是一种压力的释放,更是完成任务的一种喜悦。这项工作关系到整个北斗系统,关系到它未来的发展。接收不到信号,就没有现在的北斗系统。”多年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长风回忆当时的场景仍激动不已。
在整个北斗工程中,这颗星充当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13年努力的结晶,也为接下来13年的建设打好铺垫。
4.一年18星的北斗速度
解决轨道问题后的北斗进入了开挂模式。
2009年,第二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发射;2010年一年,5颗卫星相继发射;2011年,又有3颗北斗卫星发射,其中一颗还经历了冒雨发射,颇有雷打不动的意味。
到2012年10月底,北斗二号系统在连发了16颗卫星后,正式完成组网并投入运营。
此后北斗二号系统又补充发射了6颗卫星,至今仍在为亚太地区提供导航等服务。
北斗二号的完成,让中国彻底赢得了中欧之间的频率竞争。
实际上,在2010年北斗二号发射第三颗卫星时,就正式采用与欧洲“伽利略”卫星一样的PRS频段。为此欧洲航天局的代表团数次来到北京请求与中国谈判。
欧洲官员的说法是,该频率是欧洲从美国人手中花“血本”取得的,而且伽利略系统早已按此频率进行技术设计,已经无法修改,因此要求中国北斗系统“搬迁”到其他频道上。
但中国是按照ITU的“先占先得”规则依法获得的频率,没有理由让出。2015年初,无计可施的欧盟被迫接受了中国提出的频率共用理念,中欧的频率之争得到解决。
在第二颗北斗二号卫星发射的2009年,北斗三号也启动了。
8年后的2017年11月5日,我国成功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2颗北斗三号中圆轨道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时代。
接下来的一年,北斗三号进入卫星高密度发射期。
2018一整年,北斗三号共发射了18颗卫星,这在世界导航卫星史上破了先例,缔造了“北斗速度”。
这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正式对外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此时的北斗已经完全超越伽利略系统。
一个例子便是,2019年下半年,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的所有服务中断,且中断时长近一周。
欧洲将伽利略系统瘫痪的责任推给中国,抱怨这次瘫痪是“被中国逼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