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之意象:松竹之高洁美、笼禽之凄婉美、白发之悲凉美(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凸显松树的高洁品质。诗的开头先写松树和槐树在风和日丽、气温适宜时节亭亭玉立、落落大方、伟岸挺直的身姿,为下文对这两种树做对比埋下伏笔。作者又写八月之后,天气转凉,随后白雪来侵,这时候的槐树不再是枝叶婆娑、枝干挺拔,但松树依然如原先一样苍色欲滴。作者由树联想到人,松树就像性格独立、不同流合污的君子,而槐树则像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小人。接着作者以感慨的笔触写道,用最好的东西对待小人,小人永远还是小人,秉性不改,依然随风倒。而君子,不论怎么对待他,就像松树一样,被人砍伐了,依然可以做栋梁,为人们遮风挡雨。白居易还有一篇写松树的《栽松二首》,其中有云:“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作者这里所要表达的仍是一种赞叹与欣赏之情,借松树的挺直劲健、凌云向上,喻贤人的正直与志向高远。
又在《赠王山人》中赞道:“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这首诗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九年(814),王山人即指王质夫,当时王质夫隐居于盩厔城南的仙游寺蔷薇涧,本首诗乃用松树比喻王质夫的人品。
白居易在《玩松竹二首》之二中写道:“坐爱前檐前,卧爱北窗北。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幽怀一以合,俗念随缘息。在尔虽无情,于予即有得。乃知性相近,不必动与植”。又在《洗竹》中写道:“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青青复簪簪,颇异凡草木。依然若有情,回头语僮仆。小者截鱼竿,大者编茅屋。勿作警与箕,而令粪土辱。” 在诗人看来竹子不仅仅是竹子,而是高洁的贤士君子的代表。这些诗中的 “竹”成了诗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折射出独特的审美趣尚。
二、借松竹表志向
白居易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儒学思想使其竹意象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多了深一层的意思,即借竹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沉郁不平之气。如其《养竹记》最后一段写道: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鸣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文中之意是说:可叹啊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它草木的关系,也就象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它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因此,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道罢了。白居易于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便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愤懑以及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志向。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