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之意象:松竹之高洁美、笼禽之凄婉美、白发之悲凉美(8)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忠万楼中南北望,南州烟水北州云。两州何事偏相忆?各是笼禽作使君。
作者在忠州又发出“笼禽”的感叹,与《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有相似之处,但在这里,“两州何事偏相忆?各是笼禽作使君”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一方面是盼望团聚,另一方面是随着两次官任时间的推移作者意识到相见希望之渺茫。
白居易还写过两首关于《鹦鹉》的诗。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在忠州刺史任上写过一首《鹦鹉》诗,诗云:
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谁能拆笼破,从放快飞鸣?
这首诗表面上说:鹦鹉一整天都沉默不语,晚上睡去又醒来。鹦鹉因为自己羽毛的漂亮被人类关入笼中,虽然吃喝无忧,但内心却因向往自由而苦闷至极。每到傍晚就会想起从前归巢的情景,每个春天更是怀念同伴的自由啼鸣。鹦鹉盼望能够逃脱这个牢笼,自由飞翔,放声歌唱。不难看出,作者是即物寄情,亦鸟亦人,人鸟难辨。白居易借对囚系牢笼中的鹦鹉的同情感叹,实际寄托的是对自身的悲悯。
原以为离开江州就是解脱,到了忠州才明白陷入更绝望的境地,这种绝望除了空间还有时间。白居易在江州的时间有三年,三年结束调任忠州刺史之前还可以梦想忠州的美好,但到了忠州,希望破灭,环境的恶劣尚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在贬谪江州三年之后仍未改变贬谪处境,被弃远处的时间推移给白居易心灵带来了巨大的绝望。再也没有希望了,这也是他心路历程最苦闷的一段。大和二年(828),从苏州刺史任上返回长安的白居易在《戊申岁暮咏怀三首》(其三)中仍旧写到:“七年囚闭作笼禽,但愿开笼便入林。”“作为人的生命流程和生存状态的一种符号,……数量词凝聚着贬谪诗人生命磨难的深度与长度”。诗人的悲伤意绪和孤愤情怀就在这深度和长度中,发酵、裂变、宣泄。
白发意象所凸显的时间意识之悲凉美
白居易诗中白发意象的运用没有松竹意象运用得那样普遍,也不像笼禽意象,只存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由于白发意象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给人以迟暮感、萧瑟感,所以历代诗人在表达生命的流逝、青春的远去不复返、个人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很少有人以此为抒情媒介。纵观历代文学家笔下的寄情之物,屈原在表达这种感慨时用香草美人意象,如《离骚》序这样写道:“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古诗十九首》则选择时序意象,如《古诗十九首》之七中写道:“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