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孤身一人”变成“孤独”:一种现代情感的诞生(7)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例如,1779年,在一封有关某位瑞伊夫人的信中,卡伦表示他的病人患有“神经衰弱,经常困乏,但没有危险”。他建议她多运动,尤其要多骑马,目的是通过身体运动,刺激神经纤维,激发精神活力。在这种背景下,卢梭和沃斯通克拉夫特寻求孤独时的轻盈脚步,颇具讽刺意味地成了一种避免消极和过度孤独的方式。在卡伦看来,不能喝茶和咖啡,因为这两样东西会让人兴奋,但最关键的是,瑞伊夫人要学会让头脑保持忙碌。卡伦这样解释道:“她的头脑和她的身体一样需要受到关注。不管她喜不喜欢见她在国内外的朋友,她都要寻求各种娱乐和轻松的消遣,同时避免沉默和孤独。”与之类似,在1777年,卡伦敦促“歇斯底里的忧郁症患者”艾伦夫人找个伴、多聊聊天,虽然他“从不知道说理”会对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有多大影响。
在19世纪,西方医学对身心健康有了新的分类方法,并且发展出了一系列专业学科:一方面围绕情绪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围绕身体器官、人体系统及各部位。相对于用体液论来解释孤独,现代医学对孤独的解释有着深刻的不同,那就是其积极的特质通常是不存在的。我们过于注重把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当成一种精神健康的理想模型,因此不太关心独处的积极方面,更遑论独处对身心的影响了。然而,直到1945年,德国哲学界和文学界才开始重视孤独(Einsamkeit)的益处。回望前几个世纪对独处的追求,“独处”一词意味着自愿从纷繁搅扰的生活中抽身而退,这样个人便可以反思,冥想,与上帝或某个高级造物者交流。
很可能是在18世纪后半叶,独处在生理学和医学上被认为是比较有问题的;这与当时的哲学和政治背景相关,在这种背景下,社交能力(某种程度上是孤独的反义词)在英国的高知文化中变得日益重要。文学批评家、英文教授约翰·穆兰探究了18世纪中叶小说的兴起,认为这和“公共领域”一种特有的感伤情绪的勃兴,以及文学敏感度、同理心的出现密不可分,而后者则是世俗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这不禁让人想起历史学家威廉· 雷迪的论述。雷迪认为,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即一种情感体制被另一种替代了。通过公众集会或集体参与创造价值共识来展现一个人的社交能力,这是公民社会得以彰显和强化的方式之一。这也说明了情感语言的流行与性别、同理心以及对于他人的道德和伦理责任密不可分。
社交能力关乎礼貌,关乎对举止、世故和教养的重视。18世纪上流社会的上述特征也关涉象征、身体、手势、口头所展示的规范,正是通过这些规范,社交能力得以确立。约瑟夫·艾迪生和理查德·斯蒂尔创办了日更出版物《旁观者》,将哲学和礼仪传授给那些志向高远的中产阶级男性和女性。其中罗杰·德·柯福利爵士等人物的描述提醒读者:在理想情况下,自见面的那一刻起,“仁爱”就“向每个人流淌传递”。斯多葛哲学也表述了类似的观点,这种哲学强调“共通感”(sensus communus,认为共同的情感将个体和社会联结在一起)的价值。还有像亚历山大·蒲柏这样的诗人也提出“自爱和社会性是相同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