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凯华: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文献的学术史梳理(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一、尝试与摸索阶段(1949年以前)
1949年之前,国内学界对于中外文学影视改编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理论审视尚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事实上,国内学人对于影视改编文献的收集和理论思考,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出现而出现的。回溯中国电影史研究各个时期重要的史学论著,注重史料的治史传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与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相关的成果主要有:
(一)电影年鉴的编撰
其中有三本电影年鉴特别醒目,一是1927年1月3日由程树仁主编、中华影业年鉴社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4],比较详细列出了中国本土电影从业者及外国人所经营的影戏公司的名称、影业界组织、影戏学校、影业出版物、影戏院总表以及各公司出品电影一览表,这本年鉴几乎全部由客观统计资料构成,是一本1927年以前中国电影史的史料汇编,是研究早期上海电影产业中心形成过程的重要文献资料;二是1934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年鉴编纂委员会主编、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出版的《中国电影年鉴》,该书编辑委员会主任为陈立夫,编委为潘公展、卢莳白、戴策、李景泌、王平陵,是一部官方的电影年鉴,内容分理论研究、史实编纂、行政管理和商业概况四大部分,选入文章为学术论文和专业译文两类,正式确立了电影史论、创作理论、电影管理和电影教育的学术研究构架,奠定了现代电影研究学科的分类,使得电影理论研究在学术上基本成型;
三是1935年由联华影业公司编辑出版的《联华年鉴》,该年鉴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集制片、发行和放映为一体的联华影业公司从创办到繁荣的整个过程,并刊发了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和各分厂历年出品的影片目录,是研究上海本土的电影演员如何成为主流明星文化消费客体的重要参考文献。
(二)方志文献的出版
目前所见与早期中国电影改编相关的方志文献,主要有记录上海城市娱乐文化消费发展进程和租界内外城市居民生活统计等方面的重要材料,如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上海指南》(1909年)、《上海风土杂记》(1932年)、《上海鳞爪》(1933年)、《上海市大观》(1933年)和《上海租界游戏场调查》(1943年)等,这些方志文献对于中国电影的文学改编研究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史料补充。而收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近代中国艺术发展史》中的郑君里的《现代中国电影史略》,不仅具有“贯穿始终的电影观念”和“进步的史学观”,而且辑收了不少由作者亲自调查、收集和整理的“第一手材料”。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