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凯华:20世纪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文献的学术史梳理(9)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二)理论研究的自觉
当然,20世纪80年代学界对于文学改编的理论研究也是主动而自觉的。
1、国外理论翻译的强化。对于域外电影改编理论的引进,学界不再如前一阶段那样零敲碎打,涉及影视改编问题的外国电影著作进入到了一个复苏期,给予了规模化、系统化地翻译和出版,如何力翻译的《论电影艺术》(林格伦)、何振涂翻译的《电影语言》(马尔丹)、邵牧君翻译的《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伍菡卿翻译的《电影的元素》(李·R·波布克)、富澜翻译的《电影导演的培养》、崔君衍译的《电影是什么》(巴赞)和《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伊芙特皮洛)、严敏译的《希区柯克论电影》(希区柯克)等相继出现,国人编选的理论选集如李幼蒸选编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邵牧君等翻译的《电影理论文选》也先后出版,在论述电影特征时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电影与文学、电影与小说的关系。而翻译出版的一些电影剧作理论,如理查德·
沃尔特的《电影电视写作艺术、技巧和商业》、米歇尔·西翁的《影视剧作法》、沃尔夫·里拉《电影电视创作与技巧》、尤金·维尔的《影视编剧技巧》、依·瓦依斯菲尔德《电影剧作家的技巧》、茂莱的《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从构思到完成剧本的具体指南》、新藤兼人的《电影剧本的结构》、罗吉·曼威尔的《莎士比亚与电影》、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赫尔曼的《电影电视编剧知识和技巧》、布鲁斯东的《从小说到电影》、弗雷里赫的《银幕的剧作(第二版)》、格里高利耶夫等的《苏联影片<恋人曲影视文学剧本与评论>》、约翰·霍华德·劳逊的《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则直接触及电影改编话题,文学与电影的特性、小说的改编、戏剧的改编,并将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其目的或是为编剧提供借鉴,或是为电影制作总结经验。
特别是《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一书对6部作品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化过程作了详尽的分析,证明电影与小说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时间艺术,在流动的时间中描绘事件、塑造人物,是两种重要的看见的艺术。而《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周传基、梅文译)从电影的语言剧作、叙事形式等诸方面,阐述并介绍了电影的起源、结构及其创作者,对电影剧作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对小说改编电影的问题也在实例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莎士比亚与电影》(史正译)集中审视莎士比亚作品从戏剧从露天剧场走到光影银幕、无声电影到有声影片、从苏联到意大利的电影改编历程,指出电影技巧成为了表现莎士比亚的有效手段。《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分析了戏剧与电影、小说与电影在创作与改编过程中相互关系及成功和失败原因,以此阐述画面艺术与语言艺术的种种区别。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