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文化发展史(3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6>积极进行筵席改革。它从国宴开始,渐及各种礼宴、喜宴、家宴。总的趋向是"小"(规模与格局)、"精"(菜点数量与质量)、"全"(营养配伍)、"特"(地方风情和民族特色)、"雅"(讲究卫生,注重礼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现在推出的新式宴席不下1000种,大都具有上述"五优"的属性。
由于采取了种种措施,现代中国烹饪呈现出"四名(名店多、名师多、名菜多、名点多)、《四美"(选料美、工艺美、风味美、餐具美)、"四新"(厨师文化素质新、店堂装潢设计新、经营管理模式新、筵席编排格调新)、"四快"(科技成果应用快、流行菜式转换快、服务方式改进快、筵间娱乐变化快)的特色。48年间,增加的新菜至少也在1万种以上,受到市场欢迎。
<6>组织观摩比赛,提高服务水平
解放以来,先后在1983、1988、1991、1993、1994和1996年组织了六次特大规模的技术比赛(其中全国青工大赛1次、全国烹饪名师比赛3次、中国烹饪国际大赛2次);还10多次组团出国参加世界烹饪奥林匹克大赛。至于各省、市、自治区组织的中型比赛(如冷菜大奖赛、热菜大奖赛、食雕大奖赛、围边大奖赛等),累计也有百余次之多。还有一些企业赞助的单项比赛(如《长城杯》、《怀燕杯》、《元达杯》、《金鼎杯》之类),更是层出不穷。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比赛的参赛选手多达10余万人次,参赛菜点也以数十万计,社会反响强烈,大多转化为经济效益。举办这么多的烹饪比赛,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从未有过的;历届的烹坛群英会,不仅掀起厨艺界的学艺热潮,也震惊世界食坛。连法国和日本也不得不承认:"烹饪王国,名不虚传"。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许多宾馆、饭店、酒楼、茶社,更加注重服务质量。他们采用许多促销策略(如筵席预约、上门服务、列队迎宾、微笑接待、价格优惠、赠送礼品、剩菜打包、信息反馈等等),将顾客当做"上帝",生意越做越好。特别是不少大店、名店放下架子,面向工薪阶层,在小吃上巧作文章,获得好评。
<7>开展科学研究,建立学科体系
解放前,烹饪方面的科研基本上是块空白。解放后,国内贸易部和中国烹饪协会等部门联手抓了此项工作,推出了"五大工程",成果累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