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自然守护者们的“AI变形记”(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未来,触手可及,聆听万物的声音
在对生态学研究的智能化探索中,百度和他的合作伙伴们没有停下脚步。
实现了图像识别鸟类品种后,如何将声音识别的技术应用到“生物记”中成了林聪田团队的下一个目标。
“在使用 App 的时候,我们发现如果在野外,拿着手机,看完以后你还要低下头来再输入这个是什么鸟,在哪里,体验很不好。”林聪田表示:“我就想用语音的模式,我看见了什么,在哪个地方,这样能把它录下来,能转化成文字,就不用输入了。这时候我开始利用百度语音的功能。现在已经弄好了。”
一个能看、会听的“生物百科全书”正在无限地接近现实。
而在另一边,在昆虫信息收集的效率大大提高以后,孙钰也开始尝试着把检测对象从成虫拓展到幼虫,这同样考验着百度大脑的语音识别能力。
“对于幼虫,技术要使用它侦听幼虫钻蛀的时候发出的声音,这就变成了一个人工智能对声音的识别技术,把这个预警时间以月为单位再往前提一点,这个就涉及了钻蛀震动的传感技术和识别技术,其中识别技术就是飞桨的 AI 声音识别可以解决的,这是我们目前在预研和规划的一个新的方向。”孙钰期待地介绍道。
生物多样性是战略资源,没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没有美丽中国。而 AI,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能做的还有更多。
专家点评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是现代人类真正经历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2004 年物种红色名录中包括 15589 个物种受到灭绝威胁。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 世纪有 110 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 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自然保护与物种统计迫在眉睫。
百度大脑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和录入物种、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输入物种关键信息、利用传感技术识别幼虫,结合百度大脑超强的算力和算法,为类似于“生物记”“昆虫统计”这样的自然保护项目带来了“智变”,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巨大的贡献。
——— 36 氪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李坤阳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