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吞噬百年波音:生命为股价让路,员工哀叹“737太老了”(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除此之外,波音近年来常花费巨额资金用于回购及分红。
美国航空航天研究机构Aeroanalysis分析师Dhierin Bechai发表报告称,经统计发现,波音用于股票回购的资金量非常庞大。2014年-2019年这5年间,为了回购和股息,波音共支出599.94亿美元,与该段时间内公司产生的550亿美元现金流规模相当。
一般来说,公司回购意味着管理层认可当前股价的投资价值,能提振投资者信心,分红则对股东更有利,持有股票越多收益就越多。
华尔街开心了,工程师们却难以适应这种氛围。
《一落千丈》里,曾为波音效力21年的工程师Rick Ludtke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们(管理层)把公司当成了在造洗衣机、洗碗机的地方,所有的飞机制造必须降低成本,波音希望每个人用更少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
另一位波音质量经理称,“以前我们提出哪里有问题,他们会说‘好,我们一起解决它’,但现在(吞并麦道后)再提出问题,他们就开始攻击发现问题的人,然后忘掉(ignore)这个问题。”
负责内部质控的一位经理称,现在的每一个制造环节都配有一个质量经理,但以前,“我们有15个”。还有内部人士称,任何在南卡罗来纳州工厂报告问题的人,要么被解雇,要么放任不管,要么继续生产。
华尔街重视利润与成本,讲求效率;工程师重视设计与质量,讲求安全。两种风格几乎截然不同,推行新风格的管理层和习惯了工程师文化的一线员工几乎摩擦不断。
2001年,波音管理层决定将公司总部搬离西雅图,迁往芝加哥。当时就有说法称,这是为了让波音高管和西雅图的技术人员分离,这样前者就可以远离工程师们的反对,做出财务上的决定。
更让工程师们失望的是,波音不再重视研发新机型。
数据显示,2013-2018年的6年时间里,波音用于商业飞机的研发投入累计为141亿美元,只有股票回购规模的三成;平均每年支出仅约23.6亿美元,连年少于股息分红。
实际上,在合并麦道的20多年里,波音真正推出的全新飞机,只有波音787一款。2011年全球第一架波音787正式向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交付。
早在2011年9月,波音民用飞机集团产品和服务市场副总裁兰迪·廷塞思就公开对媒体称,“未来十年,将不会有新机型出现……我们预测737-MAX不仅将赶上我们的竞争对手,同时还会超过我们的竞争对手。”这个判断几乎奠定了此后十年波音的发展方向:更少的成本,更多的订单,最关键的是,不再关心新机型的开发。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