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让我们更有同情心吗?(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早期关于VR的电影《虚拟实境死亡游戏》(Arcade ,1993)剧照。
在程序设定下,虚拟小孩会对患者的讲话产生积极反应,逐渐停止哭泣。然后,研究人员让患者反过来“代入”到虚拟小孩身上,从小孩的视角来观察自己是怎样安慰虚拟人物的。根据报告显示,15名患者完成疗程一个月后,有9人的症状出现缓解迹象,其中4人的抑郁症严重程度下降十分明显。
除了治疗患者,VR还能成为医疗员工的培训课程。美国阿尔茨海默协会就开设了一些VR模拟项目,帮助从事护理工作的年轻人与阿尔茨海默症
(俗称老年痴呆症)
和其他痴呆症患者更好地互动。
在训练课程中,其中一部VR电影描绘了74岁的老人所经历的轻度认知障碍(MCI),黄斑变性和高频听力损失的世界。另一则故事讲述了病人经历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整个过程。20名高中生在参与志愿活动之前接受了虚拟现实训练。研究人员发现,参与护理工作的学生的热情渐渐提高了。更好地了解和同情老年人与老年痴呆症的斗争也可以减少年轻人对患病老年人的偏见。
借助VR,成为流浪汉,或是一头奶牛
美国影评人罗杰·埃伯特曾把电影描述为所有艺术中最强大的“移情机器”。如今,VR的360度全景影像相比巨幕电影院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的第一部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把关注点落在了留守儿童的处境上,另一部《盲界》则讲述了西藏地区视力障碍儿童的故事。纪录片制作人确信,如果传统的电影叙述能够打动观众,辅以新技术的影片定会让更多人关注边缘人群的命运。

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让我们更有同情心吗?


《山村里的幼儿园》(2015)VR局部画面。
从战场到护理中心,从山区到国家边境,VR影片尝试了很多迥异的题材。不满足于此,斯坦福大学的虚拟人类交互实验室希望更进一步,追踪观察模拟VR实验对于参与者的长期影响。与其身临其境地“观看”他人的生活,为什么不直接“变成”那个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