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让我们更有同情心吗?(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戴上VR设备,你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流浪汉,乘坐在一辆深夜大巴上。后面几排的一个男人正盯着你的方向。他一直在试图靠近你。与此同时,公交车上的另一个人正偷偷地用脚挪开你的背包。你打算大声呵斥偷包的人,还是留意身后可能的危险?
这是实验室创建的VR体验中的一个场景。这个项目让每位体验者被迫面临无数流浪汉的生活困境。碰上了意外打击,你必须卖掉公寓里的物品,在失去工作后徒劳地尝试租房。接下来,你在车里睡觉后又遇到了巡视的警察。最后,你蜷缩在一辆午夜公交车上,还得时时提防车上其他无家可归者对你的歹意。
斯坦福大学的长期项目先后邀请了500多名参与者。在长达8个月的后续调查中,大部分的参与者对无家可归者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观。无家可归的窘境常常是被生活所迫,很多参与过测试的人不再刻意避开路边邋遢的流浪汉。不少体验者甚至参加了改善无家可归的社会请愿活动。
积极的结果反馈给了研究人员新的启发。如果可以模拟人类的生活处境,为什么不能模拟动物呢?那些在童话故事里的幻想现在可以用VR技术来实现。虚拟人类交互实验室创造了一个屠宰场的模拟模型。在一系列的实验中,研究主任邀请人们戴上VR眼镜扮演一头奶牛。
作为一头牛,你有时走到水槽里,低下头假装喝水,一会儿懒洋洋地走到一堆干草前,假装吃干草。另一头牛撞了过来,胸口就会被一根棍子轻轻戳一下。经过一系列试验后,很多人平时吃的肉变少了,开始抵制奶制品。甚至有体验者很悲伤,因为想到自己扮演的奶牛就要死了。
VR,新一代的“移情机器”抑或仅在制造“同情的幻觉”?
VR真的能成为新一代的“移情机器”吗?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VR的教化作用在未来的前景。在反对者看来,虽然VR的体验形式多样,但最终都只能制造出“同情的幻觉”。
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VR只邀请参与者沉浸在感官体验之中,但参与者不需要面临这个虚拟空间中的任何结果。参与VR体验的人不会真的被流浪汉抢夺走财物;也不会因为做错选择,在战场上受伤或失去生命。就如同所有的模拟游戏一样,VR再如何拟真,也不能复刻结果的真实性。
无论是古典的戏剧表演,还是现代的电影呈现,观众很容易抓住情感的特写。但在VR的沉浸式体验中,体验者常常会专注于自己的存在感而忽略了重要的细节。观看全景影片的观众容易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分心”,模拟情境中的体验者可能会沉迷于自己扮演的角色。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