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开头能猜到结局?故事成也法则,败也法则(11)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顾颉刚(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历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顾颉刚虽然没有为故事学的倡导发表任何宣言式的檄文,但他1924年发表的《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却在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这篇文章详细考证了民间流传的孟姜女故事演变过程,它究竟是如何从一个女子替丈夫“争取死后待遇”的简单故事,逐渐衍生出“哭倒秦始皇长城”这样一个枝蔓丛生的复杂故事。刘半农称赞“这故事是二千五百年来一个有价值的故事,你那文章也是二千五百年来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顾颉刚所创立的“历史演进法”,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大批青年学者,使得民俗学和故事学从一开始就站到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而且直到今天,还在为一代又一代的民俗学者所沿用。而在他之前,还没有人从进化论的“变”的角度来研究民间故事,国人素来信古不疑古,指出了故事的“变”,“古”就不可信。所以我认为,正是因为有了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学者们看待故事的眼光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从此才有了中国故事学。
《孟姜女》(1986)剧照。
新京报:故事学是广义而言的民俗学的分支,但近年来,民俗学研究其实面临颇多争议。你也在许多场合谈及对国内民俗学的未来与出路的思考。我注意到你曾公开表示,从顾颉刚吹响“民众生活”的研究号角至今已近百年,可民俗学界还在喋喋不休地讨论生活世界的意义,在研究实绩上却始终打不开局面。民俗学研究需要怎样的问题意识?
施爱东: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内部的问题。我们说学术研究最重要的一项素质,就是要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谓善于提出问题,并不是勇于提出问题、勤于提出问题,同样是问题,我们可以把它分成真问题、假问题、好问题、差问题、有效问题、无效问题。有些问题根本就是不可能解决的,但是你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恐怕也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如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为什么活着?宇宙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