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前期莱茵边境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引言
政治体制是社会政权组织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莱茵边境罗马化过程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相对于第一章所述帝国前期较为明晰的莱茵边境战略,当地行省(军事区)对罗马帝国政治体制的落实形势更加复杂,过程也更加潜移默化。
相对于战略、军事层面的果决性,莱茵边境在行政、税收、立法、司法等领域的政治体制建设充斥着对于原住民社会的妥协性,这体现了罗马帝国较之东方专制社会更为开明的政治秩序。此外,由于当地独特的人口结构,莱茵边境的公民体系也在民族、阶层层面体现出一定特殊性。
一.行省的设立与治理
1.原住民藩属体系
藩属体系是莱茵边境建立之初最基本的政治统治形式。在罗马统治之前,莱茵河流域的主要政治模式是日耳曼氏族部落的混合政体。其中氏族属于较完整的独立政治单位,而部落主要在统御军队、族群认同等方面发挥意义。早期日耳曼混合政体表现为王政、共和、民主三位一体:共和国末期至帝国前期某些较大日耳曼部落已拥有世袭王和王政,贵族勇士的共和体系构成部族政治基石,重大事件则可能交付全体人民表决。
相对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氏族部落王权引导、精英共和、适度民主的制度却彰显出特殊活力,其中精英共和体系至关重要。酋帅是关键的寡头精英,兼具世袭贵族和军事领袖地位,掌握协商决策权、习惯法解释权。扈从们(retinues,comitati)通常是出身各异的勇士和酋帅们的附庸,扈从数量往往直观反映酋帅的威望。酋帅不但垄断政治、军事、司法权力,还可制约王权。
例如阿米尼乌斯和侄子意大利库斯皆因王位问题遭到凯鲁斯奇酋帅讨伐,马科曼尼酋帅则曾驱逐亲罗马的马罗博都(Maroboduus)王。鉴于这种与罗马接近的精英共和体制,从凯撒时代起,罗马人便采用笼络酋帅的方式建立藩属纽带以统治莱茵边境原住民社会。
从凯撒时代至提比略时期,罗马人在莱茵边境建立的藩属纽带主要依赖于原住民精英的“私人感情”。当时的罗马统治者主要根据时势,通过保护、贿赂、威慑等方式与当地开明日耳曼酋帅缔建友谊(amicitiae)。藩属酋帅会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向罗马提供协助或服务。这种藩属关系绝大多数是非制度化的,但也存在基于原住民传统的仪式性,例如林贡人用金属制作的“握手”信物。还有一些具备了契约性和传承性,例如巴塔维人为罗马担任辅军的传统延续上百年,以致荒废当地农业生产。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