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秦商文化|陕西商人究竟为何成功?(9)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常家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经营业绩,皆是因为雇请了有胆有识的岐山掌柜马朝贵。常家在渭南对四川的生意从不指手画脚,也不许儿子、亲戚插手店务,常家掌门人常锦春对家人说:“我们老陕经营有一句老话就是,‘只有满天飞的掌柜,没有满天飞的东家’。东家要使生意兴隆,就得对掌柜信任不疑,否则谁愿意为你效死卖力。”这种信任,使掌柜视东家的生意为自己的生意而尽心尽力,业务蒸蒸日上。每一次马掌柜回渭南汇报店务,常锦春都要亲自带领马车和鼓乐到八里路以外的渭河渡口迎接,亲自扶马掌柜上车,并为马掌柜牵马缀镫,一路上吹吹打打,回到自己家中,沿途人们夹道观看,像娶亲一样热闹非凡,其意是让马掌柜夸耀乡里,扬名渭城。由于常老板对掌柜伙计信任不疑,掌柜伙计也有回报之恩。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围困金堂,生意萧条,无法继续,掌柜伙计们将店中的银两分散携带,携资归乡,常家原以为掌柜伙计们从此各奔东西,自寻出路。
谁知几个月之后,掌柜伙计们又纷纷携带银两回到了板桥常家,并将银两如数还给东家。常锦春不解地问:“你们为什么不携资归乡,为自己讨个活路。”掌柜伙计们回答说:“这是你东家的银子,又不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要它做什么。”这就是陕西商人厚重质直性格的有力展现。 陕西商人厚重质直、坚毅果敢的性格,还表现在他们不惧千里经商的风险,为获得赢利而驱死地若鹜,至死不悔。有一位诗人描写当时的陕西商人做生意是: 百尺竿头五两斜, 此生何处不为家。 北抛衡岳南过雁, 朝发襄阳暮看花。 蹭蹬也应无陆地, 团圆应觉有天涯。 随风逐浪年年别, 却笑如期八月槎。 许多陕西商人少小离家,跋涉千里,经商养家,至死不归。明代陕西商人张云,华县人,他父亲为养家到甘肃中卫做草帽生意。父亲出门时,张云才三岁,还在咿呀学语,当张云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时,尚未见父亲的音讯。
张云背着干粮,步行甘陇,千里寻父,一直找到中卫,寻问和他父亲一起做生意的乡亲,他们告诉他,他父亲三年前已染病身亡,他们这些乡党凑钱买棺材,将他葬在城门外的荒地里。张云闻之痛哭,扑倒在爹爹的坟前,他掘出爹爹的尸骨,见到爹爹戴的皮帽还在,痛彻心脾,携带父亲的尸骨,千里还乡,葬父于故土,然后返回中卫,继续做父亲的草帽生意。 泾阳商人周承姬以小本生意在湖北老河口开皮货店,几年过去了,杳无音讯,其妻令儿子奔赴老河口寻找父亲踪迹。儿子赶到老河口后,有老人告诉他说,其父已经去世,并领他到他父亲的墓前。儿子坚决不信,他说:“我父亲出门做生意的时候还好好的,身体很强壮,怎么说没就没了呢。”老人拿出他父亲所遗留的旧衣服和手写的一封遗书让他看,上面写着:“我儿示下:爹爹不幸,身染重病,恐不能归乡。别无所留,仅一间皮货铺留给你,与母亲苦度生涯,我辈为商,生死未卜,风险难料,此乃命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