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智:西安地区校园戏剧的发展历程(1912-1949)|戏剧社团(2)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西安地区的校园戏剧活动真正开始于1912年李桐轩、孙仁玉发起成立的易俗社的演剧活动。李桐轩和孙仁玉等易俗社的创始人大部分都是同盟会员,他们成立易俗社不仅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目的,也“是负着革新剧界的使命,他的组织,和从前戏班,确有不同。演员均系新招学徒。……在民国初年颇受社会的欢迎。”[3]74易俗社全称“陕西易俗伶学社”,它不仅是一个“负着革新剧界的使命”的剧团,也是西安地区教育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现代戏剧学校。
从易俗社的章程、课程设置、演出剧目和《易俗白话杂志》的指导思想及具体内容来看,它也是一个与传统戏曲班社完全不同的新式戏剧学校。1912年11月,易俗社招收了第一期学生约50人,第一次公演的剧目是秦腔时装戏《新女子顶嘴》和《开国图》。这次创作演出的整个过程由教练(导演)全权负责,为易俗社后来实行导演制开了个好头。1922年,蒲伯英在先后考察了易俗社和南通伶工学社后认为:“易俗社和伶工学社根本不同,就在于他完全用自己创造或改造的脚本,对于旧戏脚本一点不肯因袭。”[4]10 在蒲伯英看来,与南通伶工学社相比,易俗社才是真正的新式戏剧学校。
易俗社演出的剧目不仅都是全新的,而且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与传统秦腔区别开来,有些剧目,如《一字狱》和《镇台念书》等,完全可以称为现代戏剧。易俗社成立之时,正是“改良戏曲”和“文明戏”风行全国的时候。而易俗社创作演出的剧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不仅超越了“改良戏曲”,也超越了“文明戏”,完全可以与同一时期南开新剧团演出的新剧相比。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